第15部分(第2/4 頁)
、江戶時代武將和大名,幼名虎之助,是初代熊本藩主。出生於尾張國中村。由於與羽柴秀吉(即後來的豐臣秀吉)有血緣關係,故開始追隨秀吉。織田信長死後,其部將羽柴秀吉與柴田勝家為爭奪其勢力之主導權,在賤嶽這個地方開戰,其中秀吉方有七人立下赫赫戰功,以“賤嶽七本槍”著稱於世,加藤清正即為其中一人。1588年與小西行長受封,各分得九州肥後國的一半。這個人參加了壬辰戰爭,率軍至朝鮮,俘虜過朝鮮王子臨海君與順和君,也曾與小西行長共同擔任先鋒攻取全羅道,並在蔚山城成功抵擋明將楊鎬大軍的攻勢。由於與小西行長、石田三成等豐臣政權的文治派屢有摩擦,故在秀吉死後開始接近德川家康。1599年與福島正則、淺野幸長等人共謀殺害石田三成未遂。1600年關原之戰時,站在家康的東軍一方,留在九州牽制當地的西軍勢力。戰後論功行賞,獲得小西行長的領地,成為肥後52萬石的大名。1611年曾到京都二條城,為家康與豐臣秀吉之子秀賴進行斡旋。該年病死於肥後的主城熊本城,得年50。這個人的確是死忠於豐臣家的,不過……由於他參加了對朝鮮的侵略,導致我大明支出近八百萬兩白銀。幸虧明朝有張居正時期所留的底子,才在當時沒被巨大的戰爭開支拖垮。對於朝鮮而言,抗日戰爭意義更不待言。如無大明出手相援,朝鮮就會提前三百多年淪為日本殖民地,說不定變成另一個琉球(今天的日本沖繩)。想到沖繩老子就恨,要是沖繩還是中國的,那我最喜愛的安室奈美惠就是中國人了……可惜……就衝這一條,加藤清正,你死定了。
最後是大牛人真田昌幸,真田昌幸(生於1547年死於1611年7月13日),信濃上田城城主,真田幸隆之三男,真田信之(信幸)、真田信繁(幸村)之父。真田昌幸幼名武藤喜兵衛。青年時期擔任信玄的隨從。長筱(設樂原)之戰後,其兄長真田信綱及真田昌輝戰死於長筱原,真田昌幸遂改回原姓以繼承家督職位。1578年上杉謙信去世,真田昌幸趁機奪取上野沼田城,武名開始為人所稱道,1580年敘任安房守。1582年武田家遭到織田家滅亡,真田昌幸歸順織田家,納入關東方面大將瀧川一益的旗下。同年發生本能寺之變,織田信長喪生。織田家威信自此大失,剛被征服不久的甲、信一帶陷入混亂。北條家以五萬六千大軍在神流川之戰中擊敗滝川一益,奪取關東、上野主導權,更在進入北信濃後割讓部分領地取得上杉家的諒解,取得向西發展的基礎。另一方面,德川家出兵攻佔武田舊領─甲斐。北條、德川兩家大舉擴張領地的結果,國境線日益接近,雙方在若神子對峙80日。之後雙方和解,家康以將其女督姬嫁與北條氏直,於1583年完婚。在前述的亂局中,考驗著真田昌幸的處世智慧與手腕。滝川一益戰敗後北條家稱霸關東,真田家立即歸順北條方。但北條家攻擊沼田城、開始入侵信濃,威脅到真田家存續時,真田昌幸又背棄北條家,透過武田舊臣屬的居中協調與德川家親善,並派長子真田信幸(關原戰後改名信之)至德川家成為人質。之後德川、北條兩家和解,德川家康為了取信北條家,要求形式上屬於己方的真田家將沼田城歸還北條方。真田昌幸加以回絕,除了著手修築上田城外並倒向上杉家。真田昌幸的反覆引來德川、北條的不滿,1585年兩家分別攻擊真田家在信濃、上野的領地。信濃上田城遭受德川家的鳥居元忠領軍攻打,爆發第一次上田城合戰(別稱神川合戰)。此役真田昌幸以寡擊眾擊敗德川軍。此後真田昌幸以次子真田幸村為人質,服從上杉景勝。1586年上杉景勝歸順羽柴秀吉,而順從於上杉家的真田昌幸也間接成為羽柴集團的一員,受到其保護。例如真田家與北條家在上野沼田的領地一直爭端不斷,1589年終於由豐臣家加以調停,名胡桃城歸真田家,沼田城歸北條家。但北條家的豬俁邦憲私自奪取名胡桃城,造成豐臣家以此為口實,於次年召集諸大名展開小田原征伐,攻滅北條家。之後真田家對豐臣家大致忠誠,並於15921597年配合秀吉出兵朝鮮。真田昌幸不斷的改變姿態,轉換立場,以致獲得豐臣秀吉所稱“表裡比興之人”的描述。這種作為雖不無有損真田昌幸絕世謀將的成分,但也說明了當時弱小大名必須不斷努力求生存的殘酷景況。真田幸隆第三子,絕代的謀將,因善於在各勢力之間周旋而被豐臣秀吉稱作”表裡不一之人”。7歲時因為向武田家表示忠誠而被父親從上田秋和鄉的領地送至甲府,得到武田信玄的喜愛並選為信玄近習六人的其中一人。後世大多認為這對於他日後的戰略、戰術等各方面才能的養成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作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