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子而起,是一首《傾城》,此曲之意有多種,有人解釋為傾城女子容顏無雙,有人解釋為對情人一見傾城。
吳心此時吹奏此曲,意欲是何,大家都已心知肚明。
曲畢,皇帝拍起了掌,自然大家也都跟著一起鼓掌起來。
相比之前佳麗的表演,吳心的蕭聲,的確與眾不同,曲子也悠揚悅耳,似乎是情人間的訴說一般,但不會太過華麗,也正符合了她的心性中的淡兩字。
染青卻是暗暗為她喝彩的,對愛情忠貞,不畏強權,當是一個好女子,寧飛揚能娶到她,是他的福氣。難怪寧飛揚那眼中的情意,就算沉穩如他,也遮掩不去。
看不出皇后的喜怒,稱讚了幾句後,就由下一位佳麗開始表演。
而吳心這一組,自然毫無懸念的,她被評為了第一名。
染青有注意到,寧若雙回頭向這邊看了一眼,淺笑嫣然,不知何意。
姑且理解為對吳心不服氣吧,畢竟寧若雙只不過十六歲,少女好強心性總還在。儘管這個人,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會是她親大哥的妻子,但在當下,她卻有了與吳心一決高下的念頭。
一共就是二十五位佳麗,儘管染青再不想到人前進行那所謂的才藝表演,尤其是在那人出現之後,可是終究還是輪到了她。
在她們這一組開始的時候,皇帝已經發話了:“是不是朕來了,讓大家覺得拘束呢?”
話沒挑明,但也等於是直接斥責了她們的表演,沒有新意,沒有精彩之處。
故而皇后娘娘的聲音也有了些冷意:“今晚各位佳麗的才藝都很精湛,還望這最後一組,能夠有更加出彩的表演,莫讓皇上和本宮失望。”
此話一出,眾人色變。隨後上場的千金視線也不敢多瞟,只戰戰兢兢地演繹自己的才藝,完了恭敬退下,但是皇后的神色卻是越來越冷,顯見很不滿意這後兩場的表演。
到了染青的時候,她本就無意這中秋宴其真正的含義,故而就算皇后娘娘臉色不好,她也按照自己最初的想法,上前丹書一手。
在主持宮女報她才藝名字時,她的餘光有注意到大夫人和寧若雙臉上一閃而過的諷刺。
在她們覺得,她一介歌姬的女兒,長居後院,從小到大也未曾請過教習先生,若是學她娘高歌一首,或者撫琴一曲,可能還能糊弄的過去。
現在說寫字,定然是要出醜的。
染青也不在意她們的輕看,只是蘸了黑墨,就此在宣紙上奮筆疾書起來。
若說最讓她無法容忍的,可能還是旁邊某人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她臉上,令她覺得如芒在刺。昨日,或許溫若,今日,卻覺刺目難忍。
一旁的琴師,很會渲染氣氛,在這種以靜為主的演繹裡,他們會自行譜上一曲,讓大家不會覺得單調枯燥。
染青寫得很快,一排字已經赫然就在紙頁上。
當筆放下之時,立即有人取過宣紙,呈上到皇帝跟前。
皇帝眼睛一亮,先被細細小小的字型吸引了目光,接著仔細閱覽那些字,看到末尾處,竟忍不住輕聲低吟。
接著把這幅字傳給了皇后,臉上卻是已經笑開了:“妙極妙極!此書筆力輕盈,結構嚴謹而疏爽,墨採飛動,精麗妍美而又自然流便,大有外柔內剛之氣。此等筆法在女子中真是少見,更精彩的是那首似詩非詩的句子,點到中秋之意,真是妙!這是哪家的千金?”
染青心中暗驚,還沒回答,皇后已經在側細語:“寧染青是寧丞相家的三小姐。”
正文卷 34。誰的心機?
皇帝眉眼裡都是贊意,摸著鬍子點點頭道:“不錯,寧相真是教女有方,有若雙這等精妙絕倫的歌舞,又有染青這般的才,可謂是採兼備啊。”
那一副字從皇帝到皇后,再傳到皇子們手中,然後皇帝提議由宮女高聲閱讀出來,讓在座之人都可鑑賞。
夜色茫茫罩四周,天邊新月如勾;
回憶往事恍如夢,重尋夢境何處求?
人隔千里月悠悠,向君遙問幾番愁?
月色濛濛夜未盡,周遭繁華依舊;
四處宮燈光如晝,各方佳麗爭芳華;
才子佳人坐兩旁,高座之上鳳與凰;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的確,若說詩句,並不工整,但在皇帝已經大聲稱讚這字這句後,定然無人再敢有非議。相應的掌聲,更為熱烈。
染青有些啼笑皆非,她本不想出彩,故而選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