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4/4 頁)
下去的時候,來了一個道士,帶了一袋東西晉獻給當時的國主。這東西就是這玩意兒。」
丁老三指著裸露的礦壁,道:「一開始我們都叫它石炭,因為明明是石頭,卻可以像炭一樣燃燒。後來也不知誰叫出來,也許還是那些道士吧,漸漸也把這玩意兒叫做煤。
「這雲山下的煤礦地址就是那道士、也是朗國第一代國師告訴當時國主的,朗國當時就憑藉著這裡的煤礦渡過了缺薪的危機。後來慢慢的,陸續就在其他地方也發現了一些煤礦源。但這裡一直都是朗國最大的煤礦,也是最大的黑獄。」
傳山耐心聽到此處時,木車停了。
這是一個相當廣大的空間。傳山懷疑自己來到了地底國度。
丁老三扶了傳山一把,兩人從木車裡下來,丁老三指著前方四通八達的礦道說:
「喏,這就是岔道口。每個礦道有不同的人帶頭在裡面幹,如無必要最好不要走進別人的礦道里,除非你自持有本事能活著回來。這兩邊都是住人的地方,我們所有人都住在這裡。你記住,在這裡地位越高的,住得越靠近外圍;反之,都在後面。」
傳山借著昏暗的燈光打量四周,這裡要比剛才下來的礦道明亮些許。
四周一些柱子上掛了氣死風燈。隱約勾勒出這個大洞的輪廓。
只見這大洞整體像個不規則的倒放的漏斗,頂端呈拱形,相當高;四周圍呈梯形一層層往上攀延。每一層都有或木屋、或洞穴似的住所。漏斗的尾端黑乎乎的,看不清楚有些什麼,但想必也住了人。
這個宛如裝進了一個小型城鎮的洞穴四周圍,到處都樹立著支撐牆壁的木方,有些地方還能看見明顯的大梁。地面上則留有大量的、清晰的拖拽痕跡。
街道周圍整齊地擺放了許多煤筐、木車、木箱、還有工具之類的物什。傳山覺得在這裡用「街道」這個詞比較奇怪,但也只有這個詞可以貼切表達這裡的情況。
最奇妙的是,整個洞穴上空瀰漫著一層黑煙,似乎是從各住戶家裡冒出。
「那是各人做飯燒火升起的煤煙,上面有煙道和透氣孔,煙可以從煙道出去。很驚訝是不是?這裡可是所有礦奴努力了近五十年的結果。聽說礦奴一開始在上面挖,後來挖空了掉下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