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南口(第1/5 頁)
南口,位於京城西北45公里處燕山餘脈與太行山的交會處,是居庸關南側的長城要隘,是北平通向大西北的門戶。這一帶地形複雜,崇山峻嶺,關隘重疊地勢險要,易守難攻。
從南口經居庸關西行至宣化、張家口,為一東西狹長之盆地,南北多山,中央凹下,京綏鐵路橫貫其中,並有公路相輔行,形成為連通西北、華北及東北的交通幹線。
南口的南北兩側,又是築在高山脊背的內外長城,山上僅有羊腸小道穿行,故南口是名符其實的“一夫當關,萬夫莫敵”的天險之地,人們稱它是“綏察之前門,京津之後門,華北之咽喉,冀西之心腹。”守住了南口,即可阻止外人自北南下,進而兵逼京城的圖謀,從而確保首都安全。千百年來南口從來為兵家必爭之軍事要地。
因此無論是任何一方控制了南口,無疑就等於掌握了綏察大門,或者說是京津的西北門戶,而司馬之所以要控制了察哈爾全境之後,在北方軍第三師先頭部隊一抵達南口時,就主動後撤至數公里外康莊一帶,僅只軍都山、南口、居庸關一帶留下了一個營的兵力駐守。
之所以如此輕易出讓了西北的門戶,實際上司馬是想透過這種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意願,即不願於將事態繼續擴大,而對面的北方軍第三師的吳佩孚,果然也沒有讓司馬失望,北方軍第三師進駐南口一帶後,就停止了前進的腳步,就在在南口一線,西北民團第二旅三團的一個營在南口一線與北方軍始終對峙著。
“班長,你看那些個北軍,都圍柴火堆旁邊取著暖,要是這時朝那打一發榴彈,估計至少能幹掉他們一個班。”
德勝口,南口地區重要的關隘之一,站工事附近放哨的伍西南看著幾百米外,開口對換班的班長說到。在戰壕之中升著柴火取著暖的北軍,那柴火燃起的痕跡,無疑是最佳指示目標。
“好了,你以為全中國的軍隊,都像咱們一樣,有三用油爐取暖,咱們在這工事裡頭風吹不著、雪打不著,燒著燈、穿著大衣在碉堡裡頭都覺得的熱,晚上睡覺時窩在羽絨睡袋裡頭,都燥的慌,你看那些北軍,穿著黃布襖,身上還裹著棉大衣,就那都凍得朝不住,不一天到晚的燒著火,估計到晚上非得凍死幾個人。趕緊下去吧!”
接過哨的方臺飛看著遠處的那些在戰壕裡升火取暖的北軍,在心裡頭甚至於有些同情這些北軍,看到這些北軍,方臺飛都有些慶幸自己能身在西北,要不然恐怕也得像他們這般在那風餐露宿即便是在戰壕後的軍營裡,方臺飛從望遠鏡裡也很少能到棉帳篷,大都是帆布的單帳篷。
方臺飛過去是公司建築隊的一名瓦工,這次工業區進行動員後便成為民團新二旅的一員,而在西北民團,在內地時曾經當過兵的方臺飛,第一次知道什麼是財大氣粗,什麼是物資充裕。
為阻止第三師可能會對察哈爾的進犯,雖然第二師主力從南口一帶撤到了康莊,但是方臺飛所在的三團二營卻被留了下來,在南口一帶修建了相當多的工事,而方臺飛現在所看守的德勝口一號工事,就是其中之一。
雖然工事是按照條例用圓木、泥土、片石等加強修建的野戰工事,工事頂可以防禦75山炮炮擊,儘管和後方正在修建的鋼混的永備工事相比,顯得非常簡陋,但是該有的一樣都沒少。
“讓軍隊擁有最充足的物資保障!”
這是司馬在建立民團時提出一個觀點,在軍隊在戰爭時期擁有良好的後勤保障,在司馬看來是必要的,充足的物資保障是戰鬥力的有力保障,這個物資不僅包括戰鬥物資,而更多的是非戰鬥物資,正
工事之中加強了一架重機槍,儲備充足的彈藥,可供十三人食用兩個星期的糧食,一臺燒飯、照明、取暖油燈,高熱量的野戰食品等等,甚至於連士兵站崗時還有特製的防寒靴。工事中碼放整齊的物資,在外人看來,幾乎達到有些浪費的地步,但是在西北,這卻是標準配置罷了。
“來喝口熱茶,暖和暖和!”
當伍西南從外面進入工事之後,立即感覺到暖意迎面撲來,工事內很暖和,戰友們或是在寫著家信,或是在打著撲克,要不就是是保養著武器,一個戰友拿起一個飯盒遞給伍西南說到。
抱著飯盒喝了口熱茶,伍西南忍不住想,如果那些在戰壕裡窩著的北軍,知道了這邊我們過的是這種生活,不知道會不會帶槍逃過來,想到那些在寒風裡的戰壕裡圍在柴火堆旁抱著槍瑟瑟發抖的北軍,伍西南知道沒準還直有這種可能。
“也不知道這對面的北軍,什麼時候才能有些動靜,咱們在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