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留學(第1/5 頁)
如果在後世二十一世紀,對於志在理工,尤其是電機、計算機、機械、土木等……工科的學生來說,位於美國東北部的文化名城老闆頓,以科技教育獨步全球的著名學府——麻省理工學院才是全世界大多數理工科學子們的“第一志願”。這座在當時被稱這歷史上把科學界創新精神發揮得淋漓盡致的學校,是全世界理工科學校中的NO。1。
不過這也只是在二十一世紀,在二十世紀初,全世界最好的理工科學校並不是在美國,而是在歐洲在德國,那怕是美國最聰明、最有抱負的年輕人都會遠到德國像海德堡、萊比錫和哥根廷這樣城市中的大學去攻讀博士學位,德國的理工科大學此時就像是全世界理工科學生心中的聖地,這一點那怕就是在二十多年後,都是無人可以取代的。
“費舍爾博士,雖然戰爭已經幾乎切斷中德之間的交流,但是卻無法阻止中國的學子們學習的熱情,我們對於費舍爾博士五年前號召並集資在中國建立同濟工學堂的遠見欽佩不已,同時也勞記著您對中國教育事業的幫助和支援。這一次我身負中華教育復興基金會的委託,穿越戰爭的封鎖來到貴國,再一次向您尋求您的無私的幫助。”
在德國政府前顧問費舍爾博士的鄉間別墅裡,李蘇北必恭必敬的開口說到,李蘇北知道只有眼前的這位費舍爾博士能夠幫助自己完成自己的此行的目的。
“李先生,對於貴國教育事業的支援和幫助,是我國政府以及高等教育司一直以來的方針之一,但是很可惜現在戰爭阻塞德中兩國的文化教育交流之路,相信在戰爭結束之後,德中兩國會很快恢復包括文化教育在內的正常交流,請相信我,李先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我會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作為政府的前顧問費舍爾知道在中國推廣教育,實際上是威廉二世皇帝的世界政策之一,而費舍爾當年就是基於此才會支援上海德商的提議創辦了同濟工學堂,但是在現在這個戰爭時期,這一切早已經被人們所忽視了。
“費舍爾博士,您曾經在十七年前出任務過駐華公使的確參贊,對於中國的教育現狀,你是非常瞭解的,雖然戰爭已經阻攔了一切,但是卻無法阻人們求知之心,我國的學子期望能夠在貴國學習到世界上最先進的知識,以改變我國技術落後、人民愚昧的現狀。為此我們希望費舍爾博士能居中協助,幫助中國的學子的求知之夢,勸說德國各大學接收中國留學生,給予中國留學生以公平公正的求學機會。戰火無法阻止德中兩國的交流,同樣戰火也無法阻止我們求知之夢。。”
看著眼前的費舍爾博士李蘇北開口說到,這一次轉道瑞士來到德國最重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勸說德國的大學接受中國留學生,而眼前的這位曾經出會德國政府顧問的費舍爾博士無疑是李蘇北此行最重要的一個助力。
“李先生,你應該知道,目前你們的國家,正在討論對德宣戰事宜,你們的政府隨時都有可能對德宣戰,在這種特殊的戰爭時期,你們決定要把自己最優秀的青年派到德國,如果一但中國對德宣戰,你們派出的這些青年學生,很有可能會承擔不必要的風險,這一點你是否認識到,請不要忘記上個月,剛有一艘運送華工的船被德國海軍擊沉。這些風險你們可以承受嗎?”
對於這個中國人的提出的請求讓費舍爾為之一驚,驚訝他們竟然在這種戰爭時期,要把自己最優秀的青年派到德國求學,僅僅只是那些中國學生,在朝德國來的路上其間所擔負的風隊費舍爾博士忍不住會為之擔心。
更何況上個月政府剛剛透過決定恢復無限制潛艇戰,對於可以利用土耳其海軍基地的德國海軍而言,地中海早已不是什麼安全之地,而且已經有一條運送華工的商船被擊沉,而現在中國人竟然還要向德國派出留學生。
對於曾經出任政府顧問的費舍爾而言,費舍爾可以意識到這是一個機會,一個改變德國形象的機會,尤其是在這個特殊的戰爭時期,德國需要這個機會來證明自己,更何況也許可以一定程度上拖延中國參戰的時間。
德**隊不會擔心中**隊參戰,必竟對於中**隊的戰鬥力,甚至還不如法國的殖民地部隊,但是統帥部和參謀部卻懼怕人口比歐洲還多的中國,在參戰後向歐洲派出比德國人口還多的勞工,中國人是世界上最出色的勞工,這一點即便是參謀部也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
法國的後方每增加一名中國勞工,前線就多一名拿著步槍的法國人,這就是現實情況,現在在法國的勞工是法國人高薪僱傭的就多達十萬人,如果中國政府參戰呢?那麼到時候會有多少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