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部分(第3/4 頁)
瓊自然也喜聞樂見。
“楊副團練帶著湊報入宮覲見去了,但他覺得自己資歷淺了點,這個說不準,如今將軍不在京,還須主母拿個主意才是。”李德良所說的,當然是藥重遇和楊守真的意思,畢竟藥元福也不在京,他們在京中沒人,這方面的事不好辦。
“可真是看得起,妾身一個婦道人家,一鎮節帥和一州刺史的人選怎麼說得準。”符金瓊苦笑,很快就想到符皇后,可又覺得那樣不妥,便微笑道:“要不你先去汴樓,妾身想想辦法。”
李德良便起身告辭,符金瓊想來想去,覺得章鉞好像與邊光範、李谷、王溥關係不錯,可自己上門不合適,想到這些,符金瓊便讓青竹通知前院老周準備車駕,回母家請父親符彥琳出面。
同時,金祥殿偏殿內,郭榮早朝後便在這裡接見楊守真,先是看了嶽州和潭州湊報,對於藥重遇的上湊建議持肯定態度,便說道:“嶽、朗、澧三州開鎮是好事,可加強大周在南方的實力,進一步威懾潭州王進逵,還能牽制南平及南唐。只是,王進逵此人貪婪無度,若不許些好處,怕是要再生事端,這事由中書再議吧!”
出征淮南的戰事在緊鑼密鼓地暗中準備,若湖南這邊再出亂子,加上秦鳳戰事,無疑會引發三線開戰,郭榮不得不謹慎處理。
楊守真便告退出來,他作為藥重遇的下屬,已不是初此進宮陛見了,退出金祥殿後便回家等待訊息。
打發走楊守真,郭榮又召來範質、李谷、王溥、景範等幾名宰輔問道:“五月初一日敕命:天下寺院,非敕額者悉廢之,如今收效如何?”
因為五代以來戰亂不止,很多無以生存的流民投靠寺院以謀生,私自剃髮出家當和尚,做尼姑。更有一些西域來的胡僧捨身自殺、斬斷手足、手指上燃香、**掛鉤點燈、身帶鐵鉗之類邪惡異端行為,妖言惑眾,破壞社會風俗。
朝中屢次勒令禁止,僅允許東京、洛陽府、大名府、京兆府、青州准許設立受戒的佛壇。命東京、西京以及各州每年編制僧侶名冊,如有死亡、返俗,都隨時登出。
“回陛下!經整頓以來,天下各地湊報,已撤消不習經義,不知法事的非法建立寺院兩萬餘座,勒令還俗僧尼三萬餘人,預計各地州縣完成整頓後,僧尼將減少近十萬之數,寺院能保留兩千餘座。而相反則州縣增加人口近十萬,田地增加十幾萬畝,可算效果顯著。”範質回道。
“稟湊陛下!涼州六穀部沈念般進京貢馬,謀求復任涼州刺史,按候章上湊所言,此人野心甚大,若準其請,則候章無法彈壓涼州各大蕃部,故中書門下已經駁回。但沈念般與朝庭還算為善,臣請加封為左神武大將軍,檢校太保,以安其心。候章鎮涼州年餘也算有功,可再加兼侍中,同平章事。”王溥湊事說。
“準!中書可擬詔!”郭榮同意下來。
當天下午,符彥琳乘車前往王溥府上拜會,本來,符彥琳與王溥沒什麼交情,不過因為章鉞的關係,加上兩人官職品階和年齡相當,還是比較好說話,王溥雖沒有明確答應舉薦藥重遇和楊守真,但事情基本說定了。
五月十五日早朝,詔書正式下發:以藥重遇為武寧軍節度使、兼朗州刺史;以楊守真為嶽州刺史兼團練使,陳應泰為團練副使;調潭州周行逢為澧州刺史、武寧軍節度行軍司馬。
這道詔書,不知情況的人看不出什麼,但知道的就明白,朝中再玩了個花樣,將周行逢從王進逵身邊調離,到澧州赴任,而澧州在朗州北面,嶽州東面,而且是武寧軍治下,這實際上就削除了潭州武平軍王進逵的實力,又照顧了他的請求,張了周行逢一點甜頭,而朝中在湖南的根基力量,反而擴大到三州之地。
楊守真這邊的事落實,李德良便送楊守真南下,轉而到汴樓住了一天,等卞極收齊貨物,準備船隊,隨他一起出發。
二十船貨物從東京出發,到鄭州滎澤縣匯合了另一支船隊,大小船隻八十艘,載滿了河北各地蒐羅而來的佃戶,約兩千多人,這些人將送去會州。
李德良是知道這事的,他得幫卞極完成這批人口的轉移,船隊先到洛陽北面的孟津渡口停泊,樂平陽、何駒已帶著人手從洛陽城內趕來接應,移民轉移到岸上一座大莊園安置,得分三次送走。
卞極先帶著三百移民混在商隊護衛裡,在孟津改走陸路過陝州進關中,這一路得打通關係,只要過了潼關就不用再遮遮掩掩,直接走渭水到涇州至會寧,惠和商行的名號已漸漸打響,關中州縣少有盤查的。
押送貨物的事交給了樂平陽和何駒,卞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