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部分(第2/4 頁)
崇文,告訴他章鉞將在年底大婚,這算是提振一下眾下屬軍官計程車氣,意示他們效忠的主公前途可期。
洛水牧場本就建得夠大,經過不斷地完善,現在可是好多了。出產的牛奶做成乳酪、酥酪、奶茶等,還是很不錯的,往關中和中原的銷路不行,但在關北各地已漸漸開啟局面,特別是朔方與會州、涼州各地,帶上酒算是能賣得出去。
蘋果樹苗的培植,章鉞前年花了很多心血,封乾厚不知這個具體能有多賺錢,但隨著利潤的出現,他也不再懷疑了。不過現在大多移走到會州了,剩下的不多,還沒有開始結果,釀果酒雖然去外地收購。
棉花長勢喜人,漫山遍野都是,九月花謝後結出了一個個的棉桃,還是青的,不過織坊那兒的棉花彈出棉籽後,用來紡線的紡車還需要改良,這樣棉線能更均勻,不會粗一截小一截的。這事劉顯聲一直在做試驗,但進展不大,織出來的棉布也不好。
劉顯聲拿出兩塊棉布給封乾厚看,笑道:“說起來還是收穫不小,之前織的根本不叫布,漁網似的。現在可細密多了,已經能做衣服。”
“不錯!暫時不要賣往關中、中原各地,就賤價賣給西北羌人和党項人,能回本就行了,若被人有心學去,那我們就虧嘍!”封乾厚拿起兩塊對比了一下,感覺還是粗了點。
“我現在正尋思著,繼續有織坊,不能沒有染坊,計劃以後開設一個,只是預算後發現耗費有點大,暫時就算了!”劉顯聲躊躇滿志地說。
“行吶!你上報關中惠和總號就行了,總號會考慮拔錢給你經營,當然,總號得大頭,你出點錢也有股分收成。”封乾厚現在可是完全理解這種股份經營制,可說是很不錯的。
“哈哈……那敢情好!先準備著再說,另外鐵器作坊分一半到會州後,這邊又擴建了,現在產出的鐵鍋可是好很多,也打造其它各種家用工具。”劉顯聲樂呵呵地說,心中不由感慨,有錢就是不一樣,錢滾錢,錢生錢,帶動一個產業鏈。
“行!去看看!”封乾厚饒有興趣地說。
“酒坊那兒去麼?派人準備一下!”劉顯聲恭敬地說。
“酒坊經營得不錯,我就不去了!你這邊最好定期向總號彙報一下收支情況,若報去東京那可太遠,再說元貞現在不管這個,他做甩手掌櫃了。”封乾厚搖搖頭苦笑。
在延州呆了幾天,將這處最早經營的產業巡視了一遍,封乾厚還是頗為驚喜的,他沒想到商業經營能獲取如此厚重的利潤,若再加上嶽州、唐州也達到這處規模,簡直成了一張大網,封乾厚不禁嚇了一跳,那可真是富可敵國呀!
到那時一定引起有心人注意了,該怎麼隱蔽而又派上大用呢?這是個長遠的大問題啊!封乾厚想著有些頭疼,便暫時不想了,帶著隨從返回了惠和總號。
正好這時杜悉密回到了會州,宣崇文來信了,簡要地說了一下會州的情況。幾批士兵家屬到達會州,主要安置在州北的中寧、中衛、烏蘭縣這一帶,軍官的家屬多住在會寧,各處都動員士兵修建軍堡軍城,其中中寧、中衛、河池是要建縣城的,但限於人口,目前沒動工,主要安排軍事建築。總之,會州很缺人!
封乾厚算算日子,現在都九月下旬了,今年妥善操作,還可以弄一批人口到會州,明年開春還必須再輸送一批,這樣可以緩解人口稀缺,補齊了人口,才能完成基建工程。
各處都是瑣事一堆,想到這些,封乾厚以薄絹手書一封,派隨從快馬送往東京,也許半路能追上卞極,帶信回去讓章鉞頭疼。
章鉞自己可還沒想過這事,甚至都沒有給會州軍官們通訊,在東京的小日子過得挺逍遙愜意,每天去侍衛司報個到,得空也去大營看看自己嫡系三營的弟兄們。
有李處耘、陳嘉領一營;韓忠明、張從昭領四營;劉興懷、侯從義領七營;這三營編入了侍衛司,以後就是禁軍,不可能再調回鎮遠軍了,但畢竟還是自己帶出來弟兄,章鉞多少都是有點感情的。
到了九月,又一樁婚事在緊鑼密鼓地準備,至少要在十月前完成納采、問名、納吉、納徵這四個議婚的程式,然後是請期、親迎,可以押後到冬臘月。
納采就是講究父母之命,媒灼之言,主要是斟酌二姓,這也講究個門當戶對,但於章鉞來說不存在,這程式省過了。問名是看男女雙方出身,是嫡還是庶什麼的,其次就是生肖八字是否相沖相剋,其實對章鉞也不存在,就是克了又如何。
不過這也是要問的,還要請人卜算吉凶,結果當然是大吉了。於是,納吉也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