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部分(第3/4 頁)
,馮繼勳就算上任,以後也要接受調遣,再也不會有馮繼業那樣,獨斷專行一方的實力了。
次日,章鉞又跑了一趟,通知李師問,他可以先帶馮繼業的遺體回靈州,再轉達了晉王郭榮的意見,讓他們回去準備。同時,會州北境的朔方駐軍暫時還不能撤走,必須等待換防才能歸鎮。
章鉞處理完這事,送走李師問所部返回,郭榮已拔營進駐會寧城內,分派了兵力收取了西南的會寧關。但黃河對岸還有羌人活動,拓拔波固、卓羅尊立渡過黃河後,在西岸休整,仍未撤走。
當天下午,郭榮召開軍議,命打造木筏,製作牛羊皮氣囊,好以此渡河追擊羌騎,一舉將他們趕出會州。數千士兵被派出伐木,三天後打造了兩三百條羊皮氣囊木筏,郭榮先派人過黃河傳話給拓拔波固,命他離開會州。
不料拓拔波固派使回訪請降,想要以黃河西岸的會州西境為駐牧地,並暗示利害,說這是蘭州諸羌一致的意見。這下郭榮也猶豫起來,找來折從阮、史懿兩名重臣節帥商議。
折從阮倒是贊成,說後方糧草有些接濟不上,這次的兵力也不是很多,還要調往北面的黃河南岸一帶駐防。而且,潘甫多望的陣亡,已經引起白蘭羌的仇視,若渡河追擊拓拔波固,的確有可能引更多的蘭州羌。
史懿也說不宜再追擊,不過提出了建議:拓拔波固要請降,必須要以其長拓拔番錦到東京為質,而且每年要上貢牛羊戰馬,這個數量的多少可以商議。
羌人使者回去報信,拓拔波固咬咬牙答應下來,同意於五天后,十一月十二正式獻降。
於是,這場戰事正式落下帷幕,周軍士兵們都很高興,戰事結束就意味可以回家了。但他們還高興的太早,每天消耗著大量軍糧,不用作戰那也要做事,比如修繕城防,更換城門,還有城內垮蹋的房屋一律拆除,路面要鋪整,排水系統要疏通,仍是人人有事做,誰也別想呆在軍營睡大覺。
中低階軍官和士兵們在忙著,統兵大將也有自己的事,郭榮在會州府衙大堂召開軍議,商量如何治理會州的問題。折從阮、史懿、向訓、劉從誨、章鉞等人奉命到場。兩位節帥只提意見,他們當然不能將手伸到會州。
折從阮年齡大又位高權重,首先開口道:“會州與朔方和涇源兩鎮相鄰,西面又與涼州相接,若不歸這三鎮節制,那隻能另開一鎮,這要看殿下的想法。”
“會州既無漢民定居,兼且地廣人稀,開鎮不現實,以孤看來,還是歸涇源節制吧!人選孤已經有了,以章鉞此戰之功,知會州軍府事,會州駐軍可建番號為:鎮遠軍!”郭榮轉頭目視章鉞,笑眯眯地等著答謝。
“啊?鎮遠?末將還想回東京呢,這……”這什麼番號嘛,怎麼那麼古怪……章鉞一陣無語。
“怎麼?你不願意?這地方是偏僻荒蕪了點,別說女人,連酒肆都沒見著一個,平地起樓確實有點難辦,不過你年輕扛得住,孤看好你……”郭榮一向嚴肅,這次心情好,居然也說笑,眾人都湊趣地大笑起來。
“鎮遠軍?那就是轉為邊軍,不再屬於禁軍嘍!那編制兵員是多少?”章鉞心情有點複雜,自己的軍隊正式有了番號當然好,可這鳥不拉的地方真的很難經營起來。
“當然!五千兵應該足以鎮守會州了,只是環境險惡,最多可增加到七千。你不是在延州呆過嗎?回頭讓索萬進調兩指揮給你補充兵員,另外涇源軍也出兩指揮,把會州的架子搭起來,治理好會州事務你再回東京。”
“沒有人口,交通不便,錢糧還要從外地運來,這消耗不是一般的大,到明年開春還有幾個月,這個從哪裡掏錢?”章鉞頓時一陣頭大,苦著臉扳著手指頭算道。
“大軍馬上撤走了,後續軍糧卻運了不少到原州和鹽州,明年二月之前都可以吃軍糧,以後你自己想辦法。”郭榮想了想,又一臉嚴肅地說:“其他的你看著辦,但孤也有個要求,馬場和鹽場,你一定要儘快建立起來。缺少什麼官吏報個數上來,孤回京後儘快給你物色人選。”(未完待續。)
第0156章 初受降
接下來幾天裡,趁郭榮還在,章鉞先找史懿討要了兩個滿編營,打散編入麾下八個指揮,這樣兵力又恢復到戰前狀態。
章鉞馬上就調宗景澄、何成惠率一營北上烏蘭縣,與朔方守軍辦理交接換防;二營薛文謙、張智興駐防蔚如水與黃河交叉口的中寧一帶,不過卻是在黃河西岸,同時還要分兵駐防蔚如水上游的鴨頭坎軍寨。
這兒負責糧道的守將是朔方節度知客押衙薛可言,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