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基本上可以當信史讀,與戲說歷史之類絕然不同。坊間信史類小說不多,且或止於明、清、漢、唐等朝,大宋近乎遺缺。因此,本書該有些題材上的優勢。
(2)雖忠於歷史,卻注意開掘,以史為鑑,頗有一些發人深省的地方。
(3)是小說,不是歷史,只以歷史為基礎而拓展創作,寫法與《三國演義》頗為接近。全書展現了頗為廣闊的生活畫面,人物眾多,上至宮闈秘事、朝野政爭、外交角力、戰爭風雲,下至市井小民、風土人情等等,多有描述。百年風雲,頭緒頗為紛繁,情節頗為曲折,亦不乏趣味,耐人咀嚼。雖有別於一般通俗小說,卻也可以容納各類讀者。
(4)雖不忘歷史線索,重點卻在人物性格及其命運的刻劃與開掘,帝王后妃、將帥卿相、凡夫俗子等各色人物之外,尤其對一大批從政的知識分子,著力頗多。除王安石,範仲俺、歐陽修、曾鞏、司馬光、蘇軾、蘇轍、呂惠卿、章子厚等一批名貫千秋的大知識分子,其性格懷抱、遭際命運、乃至知識風貌等等,都毫不迴避,作了多方面的揭示。這固然活現了人物,而變革大潮中知識分子的思考、命運,該不只是一個毫無參照意義的陳腐話題。
(5)手法基本上是寫實的,但採擷遺聞軼事,安排篇章結構,乃至點綴一些關乎人物命運的偈語、童謠、夢境等等,也不乏荒誕色彩。行文則以現代口語及敘述語言為主,需要的地方,則不吝植入文獻與詩詞歌賦。所有這一切,因為附麗於較為厚實的社會、歷史、文化內容之上,使本書頗有一種深厚凝重、斑駁陸離的蒼涼風格。
目 錄(1)
大宋遺事(上)
第一回
葬太后親政務虛策
清宮闈君臣爭紅顏
第二回
過節種種皆成瓜豆
兩情依依盡在別後
第三回
後薨妃去塵埃落定
重來範郎風波再起
第四回
賢愚不肖水火相拼
黍尺鐘律毫釐必爭
第五回
棄而不取才俊寒心
貨賣帝王國士西行
第六回
得人則興小邦逞強
一戰敗北將帥挪位
第七回
攻守難定任福死難
人臣外交仲淹蒞險
第八回
趁火打劫六符下書
送絹納銀富弼受命
第九回
進祥瑞柿木報太平
反群雄兵燹京東西
第十回
內外堪憂飛白《無逸》
進退失據丞相致仕
第十一回
情動於中直講狂歌
狠發於外諫官著力
第十二回
天章閣筆硯待重臣
風雨夜疾草十事書
第十三回
三虎四狼聲名鵲起
投鼠忌器罪人何難
第十四回
職田養廉先起貪意
嚴舉少蔭豈能無怨
第十五回
虎視眈眈朋黨之爭
小試鋒芒各有勝負
第十六回
宋仁宗重開天章閣
範希文宣撫回陝西
第十七回
過鄭州邂逅話舊事
起羅網在數悉難逃
第十八回
是難行事了卻易了
罷中樞官行還復行
第十九回
以虛代實有口難辯
失勢倒運舊賬新找
第二十回
挽新政樂伎當筵歌
來後人籤判初入仕
第二十一回
來者可追漫尋至道
逝者如斯皆成佳作
第二十二回
返鄉里步步有親情
思往事語語動衷腸
第二十三回
待選任幾多辛酸事
會故人幸有切磋樂
第二十四回
網開一面請命為民
書上運判理財當先
第二十五回
興水利慾旱澇無憂
辦學校為以道化民
第二十六回
接青黃乍試借貸事
頒善方撰記頌皇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