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部分(第3/4 頁)
槍,讓楊言一槊摟空,搶入懷中,他卻掛槍入環,掣出二十來斤的鐵杵當頭就是一杵,楊言頓時腦漿迸裂,跌下馬來。
。 想看書來
大宋遺事 第六回(3)
眨眼工夫連失兩員大將,西夏軍齊發一聲喊,嘩啦一下退了。
但他們很快又以盾牌結陣,捲土重來。
劉平請郭遵換馬休息,吩咐黃德和帶原班人馬壓陣支援,親自揮著大刀,帶領全體將士向敵陣中衝去。
劉平也算是個異數,平常既愛護屬下,戰時又每每身先士卒,將士們一向都還受用,眼見他又奮不顧身,且有郭遵小勝的鼓舞,將士們也都拼命向前了。到黃昏,總算遏制了敵人的進攻。但劉平的左耳朵後邊與右邊小腿都中了流箭,將士們也傷亡不少。
敵人剛一退下,奪了馬匹、斬了首級的將士,就紛紛找到劉平馬前請功了。劉平雖然惱火,卻只能好言撫慰:“功是一定要賞的。不但賞,還要重賞!眼前先殺賊,功勞記下,一打完仗就頒賞。”
話未落音,西夏軍新一輪攻擊又開始了。這一次,用的全是輕騎,山呼海嘯一般席捲過來。
郭遵也早飛馬搶到陣前。
西夏軍似乎驚慌失措,當即閃出一條道來,聽任郭遵裹挾而進。但郭遵只跑了數十步,西夏輕騎就四面合圍,萬箭齊發。郭遵的坐騎首先中箭仆倒,待他掙扎著要起來廝殺,早已滿身飛箭,再也無能為力了,只有耳邊還飄蕩著官軍的呼喊:“郭將軍不可輕進!”
眼見郭遵沒入敵陣,死於亂箭之下,官軍立馬灰了。西夏輕騎挾勢一衝,官軍抵擋不住,一口氣連退了二十多步。
壓陣的黃德和一見郭遵戰死,前軍後退,轉身就帶著隊伍朝西南山邊跑了。
劉平急忙派兒子劉宜孫請他回軍。劉宜孫好不容易追上他,拉著韁繩拜倒在地:“請將軍千萬回軍助戰!要不,家父與全軍都要完了!”
黃德和一拽韁繩,將宜孫拽了一個馬趴:“已經敗了,回去找死呵!”兩腿一夾坐馬,那馬長嘶一聲,朝山裡竄去,一口氣竟跑到甘泉!宜孫眼見大勢將去,也跟著溜了。
兩軍角力,千鈞一髮,勝敗都是轉瞬之間的事。官軍雖然小挫,並不算敗,有黃德和三千生力軍奮力一衝,戰局立馬就會改觀。現在壓陣的不但不衝鋒助戰,反倒先自遁走,原本有些慌亂的軍心一下全垮了,當即四散逃去。劉平雖令親信仗劍阻攔,也只攔得一千來人。若非天黑下來對方不知道底細,這一千多人當時可能就了了賬了。
劉平收拾殘兵敗將,去西南山坡下結了七座營帳,準備固守待援。張元一探明戰況,立馬帶著全軍搶佔了周圍的山頭,將七座營帳團團包圍起來。
三四更天,張元就派人繞著營帳喊話了:“劉、石二位將軍,你們沒剩幾個人了,已被重重包圍,不投降還等什麼?”
劉平卻讓人回話:“你們深入大宋疆土,早被圍得水洩不通,還敢說嘴?要降,我們替你們向朝廷通融!”
敵人又威脅:“已經死到臨頭,還不服輸?不降,天亮就一個也活不成了!”
官軍回答:“咱們援軍馬上就到。你們趁早投降,還可以將功折罪,留條活路!”
喊話還沒斷,天就亮了。張元的步騎四下合圍,一千多宋軍被割成許多小塊,不到一個時辰就覆沒了。劉平、石元孫也被當場抓住,解到了張元的大營。
張元親自下位給他們鬆了綁,獻酒壓驚,請他們上坐,這才開口勸道:“兩位將軍英名遠揚,豈有不識時務的?當今大夏天子求賢若渴,兩位若是裹甲來歸,絕不會等閒對待。還請你們三思!”
劉平當即拒絕:“謝謝將軍的美意。事已至此,我們只有一死報國而已,豈有他哉!”
張元又勸道:“大丈夫生而為人,總該轟轟烈烈做一番事業。就這樣默默無聞地走了,豈不冤枉!”
劉平正色道:“生為朝臣,死為國難,也算轟轟烈烈了,還要什麼?將軍不必費心了。”
張元道:“大丈夫圖的是王霸之業,縱橫一世,才見風流。將軍雄才大略,何出此言?”
劉平道:“話雖如此,也要有個華夷之分。為縱橫一世而出賣民族,就是風流,也要遺臭萬年!”
張元突然仰天大笑起來,笑定,才陰陰地說道:“沒想到將軍武人,還有這種腐儒之見!大夏皇帝姓拓跋氏,是黃帝嫡親傳人,與漢人同根同種,哪兒來的華夷之分?將軍千萬不要迷信腐儒,誤了自己!”
劉平搖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