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2/4 頁)
陳耀揚看著報紙上簡短地書寫著幾個字,身上的血液不禁地翻滾澎湃起來:“天津,霍元甲,今日來瀘設擂,專收各國大力士,雖有鋼筋鐵骨,無所惴焉。”看完報紙,陳耀揚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精武門的創始人霍元甲要在此地擺設擂臺挑戰各國的大力士啊!
他心中一陣尋思,上海灘乃是一個華洋兩界經濟交易的地方,在這塊大地上,有著無數個創業家的傳奇故事在這裡發生繁衍,也有無數個超級富豪在這裡產生。
同樣,上海灘也是中國各地的武術家們尋求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地方。於是,這些武術門派均聚集到了上海灘,他們紛紛開館授徒,不僅能向一些西洋國度宣揚中華武術,同時也可以招收更多的學徒,收取高額的武館學費,從而達到盈利謀生雙豐收的目的。
當然,也有一些武館的學徒,或剛剛初習武藝,或者已經有了一招半式可以防身護己,或是早已學有所成,可以獨擋一面,這些人都會為了一己私利,一心妄想在上海灘這個龍蛇混雜之地一戰成名。為了自己的“崇高理想”,他們都會選擇加入到一些黑道的幫派組織中,成為幫派與幫派之間火拼的工具和幫兇。
在這裡順便告訴大家一個事實,在舊上海的幫派紛爭中,“青幫”和“紅幫”毋庸置疑是最有實力的,而它們門下的徒弟更是五花八門,甚至時常會有一些腳踏“青、紅”兩幫之輩。在當時,“青幫”有一條“青不入紅”的門規,就是說“青幫”門下的弟子們不準加入到“紅幫”當中,但卻默許“青幫”的人可以兼收“紅幫”的門徒作為“青幫”的弟子。
反觀“紅幫”則沒有這樣的規定,也從來不去束縛“紅幫”的幫眾去加入“青幫”。因此,在當時的“紅幫”之中,那些為了博取上位,為了得到更多管轄地盤的武館學徒,便有十之**既入“紅幫”,亦入“青幫”。這也就是為什麼“青幫”與“紅幫”會被稱為“青紅幫”的原因所在。
因此,在中華近代史中,特別是在民國史之中,在上海灘一舉成名的武術家屢見不鮮。而在上海灘租界的列強之中,他們為了打擊中國人的志氣,也經常會派出自己國家的武術高手來到中國,向中國的武術名家們挑戰,意圖以此給中國人冠上“東亞病夫”的稱號。
在這些租界的列強當中,唯有日本最熱衷於此事。日本島國經常會派一些他們國內的技擊名家,或者是武道高手組成所謂的“武道觀摩團”,借切磋武術,招攬人才,相互學習為由來到中國,尋找一些名師高人進行比試和學習。
這些日本的武道名家自然有一些是真心誠意想來中國“深造”自己的武學成就,但不乏也會出現一些宵小之輩,他們受日本軍國主義的影響,同時又有“至高無上”的天皇作為他們的後盾,這些人來到中國的唯一目的便是擊敗所有的中國武術家。
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未完待續。。)
第199章 天津力士黃面虎
這些人也會為了武士道的榮譽,為了達到自己戰無不勝的目的而挖空心思地使用一系列的陰謀和陽謀,甚至使用一些下三濫的伎倆來博取勝利。霍元甲便是在與這類日本人比武的期間,被他們用一些陰謀手段毒害而死的中華武術家。
陳耀揚嘆了一口氣,霍元甲雖然是近代史上的一個民族英雄,但他的其人其事均被影視作品加以改編、渲染,他的“迷蹤拳”絕學真的有那麼的出神入化?難說。
原本,陳耀揚對中國武術的看法就是花俏而不實用,不僅招式死板,套路也十分的複雜,有點類似於奧運會上的體操運動,只能用來觀賞,若是真的與人動起武來,怎麼也無法和日後的自由搏擊、散打等相抵抗,更別說自己所修習的截拳道了。
但經過和“上海灘十三太保”的那場並肩作戰,不僅讓陳耀揚對中國武術有了新的看法,也讓他開始喜歡上了中國武術,甚至是開始學習起了這些技能。既然自己來到了這個時代,不如就去看看這個現實中的霍元甲究竟長什麼樣子,是否有影視劇中的那樣帥氣,或許還能找個機會上臺與他切磋切磋。
時間還早,擂臺上一個人都沒有,倒是圍觀的人群都快要被“張園”給擠爆了。人們望著擂臺上兩側的那副書寫得飄飄灑灑的對聯,心中均是無比的激奮,個個都在議論著此次中、英兩大力士的較量結果,不用多說,所有人都朝霍元甲一面倒,他們都一致認為霍元甲必能取勝,定可以為中國人出這口惡氣。
哎,陳耀揚在心裡嘆了一口氣,不禁地搖了搖頭,看來這段時間上海灘的百姓對奧皮音的囂張跋邑已經忍受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