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部分(第1/4 頁)
那開發商王胖子,早早的就給他們家留下了兩套,位置非常好的房子,作為回遷的禮物,而且當得知他們和楊市長的關係之後,還特意把這兩套房子進行了精裝修。
尤其是在隔音防潮方面都下了大工夫。沒住過的人可能不知道。這可以看海景的房子。住起來確實是氣派,可是如果要是在沒有供暖的春季和秋季的時候,住這樣的房子,那簡直就是遭罪。
原因很簡單,就是太潮溼了,尤其是像濱海望月這樣和大海,僅有一片空曠的廣場相隔的小區。
所以如果想要在這個房子裡住的舒服,那就必須要把防潮措施搞好。
而王胖子倒是非常的捨得材料。和工本,在給李逸帆他們家的這兩套回遷房裡,隔音和防潮的材料,用的都是十足,而且還加了不少的電加熱的材料,這樣一來,在春秋季節,當沒有供暖的時候,他們依舊是可以靠著自動的電加熱來驅潮。
所以潮溼的問題,對於李家人來說。就完全不成問題了。
“沒想到,這個王胖子。倒是會討巧。”
想想那王胖子的示好,李逸帆叨咕了一句。
在新家裡養足了精神,晚上李逸帆就神采奕奕的來到了正陽酒店,他剛到沒多久,楊玉河就帶著秘書,和另外一個人進了他們早就準備好的包間。
等看到另外一個人的時候,李逸帆不由得神情一愣,因為這個人他也算是認識,只不過還說不上熟悉,但是今後他們李家如果想要在濱城發展順利的話,那麼就離不開這個人。
這個人正是之前,和他們家有過合作,一起興建了理想廣場的那個河口區的區長夏青禾。
楊玉河這兩年在濱城主政期間,工作進展的很順利,在中樞那邊也是得到了大佬的賞識,正所謂是春風得意之時。
雖然賣相上,他沒有齊滿天那麼引人注目,可是仔細品味下來,倒也是自有一番儒雅之風。
而夏青禾,則是一副白面書生的摸樣,他的年紀比楊玉河小那麼幾歲,去年已經從河口區的區長的位置上,被提拔到了濱城副市長的位置上,上面的意圖很明確,就是要等楊玉河走了之後,就由他來結果楊玉河的班。
由此可見,正是朝中有人好做官啊!這夏青禾,背後的勢力,也同樣是不小。
現在夏青禾很明顯,就是楊玉河的接班人,也應該算是楊系的人馬,所以兩人走的很近,而這次楊玉河帶著夏青禾一起過來,很明顯,就是有一種託孤的味道,意思就是自己走了以後,夏青禾也不要怠慢了李逸帆他們家。
夏青禾哪裡不知道楊玉河的意思,所以他對李家人的態度很是和藹,更何況之前大家在理想廣場的興建方面也合作過?
再加上深知楊玉河的發家軌跡,可是離不開李家人的支援,而李家又有神秘的海外財團背景,所以他對李家人也是格外的重視。
李逸帆對楊玉河的態度,那是不必多說了,就和一家人一樣,可是對於夏青禾,其實他心裡卻是有著小小的鄙視的。
上輩子的時候,楊玉河在濱城一把手的位置上比這輩子,多蹉跎了五年,然後才調入了省中樞,而之後也確實是夏青禾接的班,只不過這傢伙接手了濱城之後,立馬就全盤否定了楊玉河在位時候的執政理念,什麼花園旅遊城市,這特麼的哪裡有搞房地產來得快?
於是濱城也就迅速的,步入了全國其他大城市一般的發展軌跡,到處都是在拆,在建,原本漂漂亮亮的一座花園城市,很快就變成了一個大工地。
到處都被搞得烏煙瘴氣,而且這傢伙不但是大張旗鼓,還特別的大膽,楊玉河開山填海是為了建廣場,他也跟著開山填海建廣場,而且還直接把楊玉河主導的高新園區給改成了一個新的居民區。
開了幾座山,添了不少海,從那之後濱城湛藍的天空,一年都難得能看到機會,更多的時候,都是一種霧霾天氣。
他另外一方面,還大張旗鼓的從外地引進一些,被淘汰的高汙染的化工企業,還給浪費水源的高爾夫建設專案大開綠燈。
搞得濱城很快就變成了一座瀕臨危險的瀕危城市,石油管線幾度漏油,煉油廠幾度爆炸,反倒是他人影都不見一隻。
搞得幾年之後的濱城是人人破口大罵,對他的意見可是不老少。
所以李逸帆打心眼裡,其實並不是特別待見這位夏青禾,未來的夏市長,不過現在可不是他能夠給人家臉色看的時候,在面對這樣的人物的時候,他還得笑臉迎人。
酒席就定在他們家頂級的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