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3/4 頁)
請求寬恕者以寬恕,總是給予女士以援助,永不脅迫女士,,永不因為愛或言辭之利捲入爭吵而戰鬥,和現在的情況也沒什麼關係吧?”
“你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智者,可是我也身不由己,真的很對不起,所以我答應你隻身和你單挑,不動用我的騎士們。”亞瑟王感激的說道。帝辛此時反而嗤笑了起來:“好像單挑是你佔到便宜才對,不然我們可是數萬人圍毆你們一百五十幾人吧?”亞瑟王再次被哽住,只能紅著臉說道:“請與我決鬥!”
帝辛昂起頭來,耍無賴的說道:“哎呀哎呀,我的武器可是被你們偷去的,難道你要欺負一個手無寸鐵的人麼?”亞瑟王更加尷尬:“這個,是我的疏忽,但是你的武器並不是我拿走的,我沒辦法幫你拿回來,你可以另選兵器。”帝辛朝高文哪裡努了努嘴:“嗯,把那把輪轉勝利之劍給我用吧。”
高文點頭將劍遞了過去:“先生,為了表達我的歉意,我將這把劍送給你,這是亞瑟王殿下王者聖劍的影子所化,請您善待它。”帝辛見亞瑟王和高文確實很有風度,既然別人尊重自己,帝辛自然也會去尊重別人,哪怕是對手,所以他不再刁難兩人:“高文閣下,謝謝你的寶劍,那麼我就收下它了,亞瑟王殿下,為了減少犧牲,就由我們來決一勝負吧!”
亞瑟王點頭表示贊同:“尊敬的智者,您如此瞭解我們,應該是位偉大的先知吧?對於用武力來決勝,我表示非常抱歉,所以,如果我輸了,我將代表凱爾特神系支援您的統治。”互相的尊重取得了巨大的成果,帝辛非常的滿意,如此一來,整個凱爾特神系,都可以同時輕鬆解決了。雖然凱爾特神系不是印歐三大神系之一,但是好歹也是個神系呀,一次性全部解決,省的麻煩,還贏得了支援,何樂而不為呢?
於是帝辛欣然吩咐眾軍後退,亞瑟王也示意騎士團散開。
本書首發於看書輞
。。。
 ;。。。 ; ;
第四十章 石中劍與湖中劍
帝辛習慣用刀,此時手持寶劍頗有些不適應,試了試手,感覺輕了好多,不過好在這把劍並不是中國的軟劍,所以帝辛還不至於完全用不起來。這把劍和亞瑟王背後的聖劍(即“王者之劍”,也翻譯為“斷鋼劍”、“斬鐵劍”、“湖中劍”,後來日本又譯為“勝利與誓約之劍”)是同一類劍——具有典型英格蘭風味的“闊劍”,平行的劍刃,長橢圓的頭部,較寬厚的刀身和夠雙手使用的劍柄,使得他的用途十分廣泛。而且畢竟是硬劍,雖然遠沒有龍魄金刀的重量,但是也遠比軟劍重了,所以帝辛雖然手上覺得輕了,但還是能憑藉蠻力使用的。
亞瑟王手持的石中劍卻並不是闊劍,而是德式(德國)雙手劍,類似巨劍,但其四英尺半的劍身上,刀刃的部分還不到三英尺半(一英尺30。48厘米),並擁有較大的十字形劍柄。但其最大的特點應該是護手前的小刀!長有四到八英寸的小刀作為護手的外層防護裝置,可以防止對方的武器沿著我方劍身滑下而割到手,也許你會奇怪,不是有護手嗎?但是事實上,這種劍常見的握法並不是雙手都握在劍柄上,而是一隻手握在小刀和護手中間,另一手才是握在劍柄上部。這樣可以在狹窄的地方充分發揮短小的刀刃和細長堅韌的劍柄兩方面打擊的能力,當然,距離開闊的時候也可以雙手握柄以發揮大力砍殺的效果。而且這種小刀不但可以彌補雙手劍防禦不足的缺陷,還能彌補長武器近身不利的缺陷,小刀可以在近戰的時候發揮他的作用——刺傷敵人或者隔斷、挑走敵人的武器。
兩人立於陣前,首先便是氣勢上的對峙,兩位王者,同樣擁有王者之氣,這兩股王者之氣絲毫不會服從對方,相互抵制著,甚至不會發生糾纏,而是直接的硬碰硬。不過這方面似乎帝辛的“王八之氣”更加的強大,漸漸壓制了更加儒雅的亞瑟王,就在此時,亞瑟王身上卻又出現了一股氣息,生命的氣息或者說某種種族的資訊,那就是精靈族。
帝辛見到一股精粹的生命之力從亞瑟王身上散發出來,就瞭然道:“亞瑟王殿下果然去了阿瓦隆。”亞瑟王有些驚訝:“偉大的先知,您竟然知道遠在另一個世界的阿瓦隆,您真是了不起的智者。是的,我是去了精靈國度阿瓦隆,並在那裡修習精靈族的能力。”
帝辛得知果然是精靈族的力量,卻並不示弱,也從身體裡釋放出一股強大的氣息,那自然是屬於中國龍族的氣息!一股濃厚威壓直逼亞瑟王,亞瑟王這才臉色一變,知道不能再等了,於是雙手持劍衝向帝辛,一劍對著帝辛的腦袋斬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