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部分(第2/4 頁)
宋憲、侯成、張遼、高順引幷州軍殺入,見董卓之兵便殺,洛陽百姓皆驚慌躲入屋內不敢出來。
王允、楊彪等人紛紛率領自家護衛從府邸殺出,一時間董卓之兵不明所以,惶惶不知禦敵,死者無數。
且說相國府內,李儒正在不斷思索此事,越想越覺得不對,乃招人問道,“儒令你等監查王允,可有不妥?”
其人應聲道:“王允平日不常出門,若是出門也是去獻帝處,兩人每每談及天下便抱頭痛苦,並無任何不妥,只是……”
“只是什麼?”李儒皺眉出聲道:“你只管說便是,但有不妥,我自會思索,不會見怪於你。”
那人到:“王允上月壽宴,召了朝中一批舊識前往慶祝,歌舞助興,直至夜半時候,方才停歇……”
“嗯?”聞言,李儒不由得為之一聲沉吟,旋即,似是想到了什麼,不由得為之臉色大變,急忙走出府邸,忽然見數個童子在街邊玩耍,口中唱道:
“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
聞得此言,李儒身子一顫,當即便是一口鮮血狂噴而出,隨即失聲驚呼道:“不好!中計了!”待再看內宮方向,只見那邊人聲嘈雜,刀刃相交之聲隨即傳遍洛陽,心中黯然,嘆息道:“岳父大人,你悔不該不聽小婿之言……”眼見著呂布、李肅等人引兵前來,他自懸相國府內,了結了自己的性命。
董卓被誅,洛陽王允統帥百官,大犒軍士,設宴于都堂,召集眾官,酌酒稱慶,呂布誅殺董卓有功勞,拜為奮武將軍,假節,儀比三司,進封溫侯,與王允同掌朝政,李肅為安遠將軍。
時守函谷關守將徐榮、李傕、郭汜、張濟俱是嗔目結舌,思量一番後,李傕、郭汜主張使人至長安上表求赦,不想王允在大殿中怒聲說道,“卓之跋扈,皆此四人助之;今雖大赦天下,獨不赦此四人。”
徐榮得聞此訊,不由得為之一聲嘆息,乃說道,“前有太平賊大舉壓境,後有王允逼迫,如此奈何?”
李傕惶惶,說道,“我等皆是出身西涼,求赦不得,如今各自逃往西涼可也。”
徐榮心中黯然,漠然不語,忽然屋內傳出一聲冷笑,“如此作為,死期至矣!”
郭汜臉色一變,怒道,“你乃何人?在此胡言亂語!”
“某?”那人一聲冷笑說道,“某隻為一刀筆吏爾,不過不忍見諸位大人步入死地,乃有一計相告!”
張濟面色頓喜,急切說道,“計?你有何計可助我等?”
“某實在不知,為何諸位將軍只想著存身……如今函谷關尚有十餘萬西涼精兵,為何不聯合董公女婿牛輔殺入長安與董公報仇。若事成,則奉朝廷以正天下;若其不勝,再走回西涼亦未遲。”
徐榮四將面面相視,半響之後,還是張濟嘆息說道,“先生一言驚醒某等,只是,如今函谷關外尚有太平賊大軍壓境,卻該如何處置?”(未完待續。。)
第201集:長安事變
長安事變,權勢更替,作為這場權勢更替的落敗者,董卓死於呂布、李肅之手,恰在此時,太平軍進兵函谷關,一時之間,函谷關上的董卓舊部,於不知不覺之間,落入了最尷尬的境地,面對漢室與太平軍的兩相壓迫進逼,徐榮、張濟、李傕、郭汜等人真是不知道該作何選擇?
“此事易也!”就在眾人難以決斷的時刻,只聽得那人微微一笑,口中淡然出聲說道:“一面星夜趕往長安,一面且再守關數日,待事成,一同歸與長安即可,長安接涼州,退可往草原,當得無事!”
“可是……”李催皺眉問道,“就怕太平軍緊追不捨,強攻長安,再襲涼州,我等只怕未必是對手啊……”
“呵呵……”那人笑著搖了搖頭,說道,“將軍真當太平軍無所顧忌嗎?冀州袁紹,幽州公孫瓚,幷州曹操,長安劇變之後,我料太平軍再拿下函谷關之後,絕對不會繼續進軍長安,而是轉而去對付關東諸侯,到時候,我們不管是獻出長安投降太平軍還是退往涼州,都大有可為。”
聞得此言,徐榮等人不由得為之大喜,相互對視一眼後,徐榮歉聲說道,“不想先生如此大才,某眼拙,乃用先生為刀筆吏,還請恕罪!敢問先生名諱?”
那人笑道:“在下姓賈名詡字文和,武威姑臧人也!”
“非先生幾誤大事!如此……”徐榮沉思片刻說道,“還是讓某留下吧,留某五萬兵馬,在此抵擋太平軍幾日……你等速去長安!”
李傕、郭汜、張濟對視一眼,拱手說道,“保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