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部分(第3/4 頁)
但令耶齊德意外的是,楊天並沒有生氣,只是不在意的擺擺手道:“南蘇國政府拿走了對吧。”
臉上笑呵呵的,可楊天心裡也罵開了,這南蘇國政府,太不地道了。
雖然本提烏開採石油也就是這幾年的事情,賬面也攢不了多少錢,可蚊子腿再小也是肉啊,咱別拿豆包不當乾糧不是。(未完待續。。)
第十五章 衝突與自治
少了一筆意外之財,楊天也不免有些失望。
不過幾百萬蘇丹鎊,以現在蘇丹鎊的價值,也值不了多少錢,要是幾百萬美元,楊天恐怕才會心疼一陣子。
“你說,市內有開採好的四萬噸原油?”
又聽了一會兒,待耶齊德介紹油井的情況,楊天猛的來了精神。
誰說沒有橫財的,也不是就是橫財。
以國際原油掛牌價推算,一噸原油價值在七百美金左右,四萬噸,就是兩千八百萬,價值三千萬美金了。
輸油管道被楊天炸燬之後,本提烏的石油等同於斷絕了往外輸送了可能。
這兩個多月又沒有停工,一直低負荷開採,這才積攢下足足四萬噸。
而且楊天估摸著,南蘇國撤軍的時候,肯定也打了這批原油的主意,但由於其中有印度國家石油公司的股份,想全部拉走肯定要顧慮印度方面的態度。
事實也就如楊天所想的這樣。按投資比例分,四萬噸原油,南蘇國政府只佔了百分之三十多,滿打滿算也就一萬三千噸左右。
可都要撤軍了,南蘇國的考慮是,這四萬噸原油不能全便宜了楊天,想著打包全部帶走。
可印度國家石油公司不願意啊,本來開採的石油積壓在這裡,變不成現金損失已經夠大了,怎麼可能白白送給南蘇國政府。
印度國家石油公司可是有政府背景的,南蘇國也不能不顧忌。
這種種因素之下,到最後南蘇國一噸原油也沒拉走,現在全便宜了楊天。
沒有任何猶豫,楊天直接叫來了賽義德,讓他帶著士兵,去城外的儲油倉庫,先把四萬噸原油看管起來。
站起身來。楊天考慮了一下,迅速有了決斷,道:“耶齊德,我打算在卡杜利興建一家火力發電廠,再逐步架設電網,滿足阿卜耶已地區的用電需求。這四萬噸原油,還有本提烏的油井暫時不要停,以滿足發電廠需求為主。”
“當然,本提烏的油井是你們政府收入的主要來源,併入火電廠發展計劃之後。火電廠以後的電能收入,我可以按照比例,劃出一部分,作為本提烏的財政收入和維持油井運作的資金。”楊天道。
有四萬噸原油,火電廠立刻就能興建起來,但事情絕沒有這麼簡單。
原料的運輸,工廠的運作,廢棄物的處理,當然最關鍵的還是電網。
楊天沒可能自掏腰包。建了一座發電廠,扯上電線,給全卡杜利的市民無限度的免費供電。
油井的運作要錢,石油開採出來作為發電廠原料。當然要收回成本,甚至還需要利潤,不然怎麼給工人發工資,維護裝置。
所以全民福利的免費供電根本不在楊天的計劃中。想用電,那就要交電費。
可電網的架設要錢,哪怕電錶都要錢。
真考慮發展民生了。楊天才覺得任何事情都不簡單,不是一拍腦門兒,說幹就能幹的。
再往深了考慮,電網架設完畢,電網的維護要專業人員吧,誰家電線斷了跳閘了,要有人會修吧,人家要交電費,你得設立營業點吧。
林林總總,一件看似很簡單的事情,總能引申出無數的問題來。
而且這裡面任何一個環節做的不好,就會出問題。
“火電廠?”耶齊德習慣性的皺起了眉頭,思考了起來。
暫時看,新的輸油管道是沒可能架設成功了,本提烏的油井如果不停,石油開採出來只會不斷積壓著,變不成錢,還要耗費錢和精力去管理。
如果真像楊天說的,在卡杜利建一座火電廠,提供本地區的用電,那石油就有了用處,最重要的是能換成錢了。
在本提烏本地,為了滿足油井的用電需求,印度國家石油公司也投資了一座小型火電廠。不過裝機量很低,僅能滿足油井用電罷了,分不出更多的用電給本提烏。
本提烏也如阿卜耶已許多城鎮一樣,以自給自足為主。
不得不說,耶齊德態度轉變的很好,前面剛剛投誠,現在就站在楊天的角度思考問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