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部分(第4/4 頁)
環境,讓他如魚得水,好似又活過來一樣。
跟家裡人待了兩天,周凱便趕赴冀北,去看了看楊天的家人。
楊天有家不能回,他的家人就是自己的家人,周凱有這種覺悟,也知道楊天也會這麼做。
雙方家人都很好,臨走前楊天安排的錢,讓兩家生活都過的很好。
從冀北迴來,周凱的工作重心就放在了廠子裡。
楊天已經透過私密專線,跟李東成溝通了分紅的事情,所以並不是什麼問題。
關鍵就是楊天能拿多少錢。
楊天佔百分之三十五股份,是最大股東之一,雖然提前拿走了七千萬,但扣除這七千萬,還有不少。
這個不少,是真的不少。
大半年的時間,雖然受制於生產能力,可東成號,柴油機和汽油機兩個型號,也出貨九萬多臺。
每一臺東成號,統一對外出售價格四萬九,估算五萬一臺,光這一筆,就進賬四十五億人民幣。
軍方訂單,在楊天交付軍用東成號成品之後一個月,頭批訂單已經發了出去,一萬臺。
軍用東成號價格要貴一些,六萬一臺,又是6億。
還有大頭,適用於細胞強化儀器的能源轉換器。
這個玩意兒個頭並不大,主要是零件精密度高,零件要分批生產,進行組裝,但相比於發動機,工序還是簡單許多,成本也低的可憐。
而軍方需要的數量卻一點兒也不少,頭一批就要了三萬臺。
每一臺的價格,李東成根據楊天的指示,咬死了,就十萬一臺。
所以交付頭一批訂單之後,能源轉換器,進賬三十億。
民用東成號的貨款,陸續基本到位,而軍方的訂單,有國家撐著,根本沒欠賬這麼一說。
所以這大半年的營業額,竟然有八十一億。
由不得李東成說,這根本不是掙錢,簡直就是搶錢,印錢!
不論是東成號,亦或者能源轉換器,本身的材質並不是特別珍貴,原先佔據最大部分的開發費用,基本為零。
所以刨除了原料成本,相關雜費,運營成本,利潤估計在六十多億。
這個數字,楊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