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1/4 頁)
們都知道,中國國慶遊行是經過嚴格組織、嚴密控制的,而這是一幅不在審查、計劃之內的標語,而且在幾次遊行預演中也沒有出現過。正式遊行時突然出現這樣一幅語詞隨意、製作簡陋的標語,不但令官方組織者有些尷尬,就連以機敏著稱的新聞攝影記者也大都猝不及防,錯過了良機。據說,當時有400多名攝影記者在場,但到目前為止,已知拍到這個畫面的攝影記者只有王東和《中國青年報》的賀延光兩人。
今天看來是光彩奪目的這件事,其“始作俑者”當時卻是提心吊膽。他們不僅那天晚上沒睡好覺,甚至做好了事後“出逃”的準備。沒想到的是,他們這“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不但未受追究,而且第二天《人民日報》就刊登了這幅照片,並獲得了當年的全國新聞攝影作品展覽最佳新聞照片獎和第六屆全國好新聞評選特等獎!之後的20年裡,這幅作品不斷地被採用、得獎,它的拍攝者、原《人民日報》攝影記者王東積攢的關於這幅照片的剪報和信件等資料,就裝滿了厚厚的一大本。談起拍攝的過程,王東至今記憶猶新:
我們《人民日報》當時只有一個名額可以在天安門廣場內活動,沒有上城樓的名額。但是按我們以往的待遇應該有幾個名額,於是我又去爭取。直到9月30日快下班了,才得到通知,有了一個金水橋的名額。我們的位置在天安門前金水橋中間東側,在那裡專門給我們攝影記者搭了個平臺。除了我,上面還有新影、八一廠、中央電視臺、人民畫報、解放軍畫報的人。我們的長鏡頭和三角架都在夜裡運到了廣場,當時廣場已經戒嚴,所以不必擔心丟失,晚上還要有人來對器材進行一番安檢。
王東把一支1000毫米的鏡頭對準了城樓上,可以拍到領導人的特寫;隨手一臺裝了標準頭的萊卡M3,用來隨時拍群眾場面。為了保證自己有一個更高的角度,採訪經驗豐富的王東頭天夜裡請報社汽車隊的師傅們用角鐵和木板趕製了一個架子,並在半夜時分送到了金水橋,這樣他在記者群裡就可以“高人一籌”了。擁擠環境下的新聞攝影就是這樣,只要你比別人能夠高出一頭,你拍攝的主動性和自由度就會發生革命性的變化。王東接著說:
那天有點陰,空氣不太透明,能見度較差,但人們的情緒非常高漲。這是中斷了多年的國慶閱兵式,全國人民以及許多外國人都等著看這壯觀的場面。前面的軍隊、工業、農業、科教、文藝等各種整齊的方隊都過去了,接下來的群眾遊行隊伍頓時就熱鬧了起來,隊形不太整齊,而且說說笑笑地就走過來了,記者們也沒太在意。突然人群中出現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橫幅,上書“小平您好”!這可是預演中沒有的啊,看上去也不像是正規的標語——白布上寫的黑字,不太規範,言辭缺乏正規標語的嚴肅性。人們在短時間裡一下子蒙了,但很快就反應過來了,於是歡呼雀躍起來。我也沒多想,趕快用萊卡拍了兩張,只十幾秒鐘,這個畫面就消失了。當時我那裝著長鏡頭的相機上安了快門線,取景範圍也選得差不多,所以不看取景器也可以拍,這樣可以有更多的機會看遊行這邊。我感到這是個很特別的鏡頭,心中不免有些激動,因為這樣的口號從來沒見過。
晚上回來後我趕快製作了樣片,同志們都說好,電視裡也看到了,但是要不要發稿卻有點含糊,因為新華社和解放軍報送來的照片裡都沒有這個畫面,也不知是沒拍到,還是不能發!
含糊歸含糊,報紙是不等人的。於是一版的人開始挑,沒選上;畫刊(專版)的人挑,沒敢用。我心中不免有點遺憾。最後二版準備整版發群眾遊行的稿子,要配幾張照片,當時的二版主編保育鈞(時任科教部主任,後任副總編)一眼就看上了這張照片,“就是它了”!10月2日見報,用了兩欄半。第二天,祝賀的電話和信件就開始了。真是慧眼識珠啊。
據王東回憶,保育鈞當時看到了電視畫面還嘀咕道,不知咱們的記者拍上了沒有。看到這幅照片,保育鈞大膽拍板,這不但使照片成了傳世之作,還在同行中引起了不小的反響。新華社攝影部在其出版的《新聞攝影》(1984年12月20日出版)中總結道:“這次報道中的重要失誤,是漏拍了北大學生高舉‘小平您好’橫幅遊行的場面。在浩浩蕩蕩的遊行隊伍中,這條橫幅比起那些巨大的模型和彩車,的確是過於樸素了,然而它在國內外人們心目中的反響,卻異常強烈。這一句平常的問候,道出了千百萬知識分子的心聲,凝聚著他們深厚的感情,表達了群眾對領導者最親切的敬意。電視臺的攝影師和人民日報的攝影記者分別透過熒屏和照片突出地表現了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