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朝貢譁變(第2/3 頁)
吐出一口濁氣,心跳有些加快。
不管怎麼說,這也是她兩輩子裡第一次經歷這種大場面。
鴻臚寺的人給她準備了一個木匣,珠光寶氣,其上嵌刻了無數的寶石,說是讓她的貢品不至於太黯然失色。
揚州的貢品是絲絹、銅鏡以及新培育出的糧食種子。
祝詞由太守親自寫就,全是溢美之詞,誇張地說著仰仗陛下的功績才有豐收的一年,所以獻上一些高精尖水平的器物並最重要的糧食,恭賀照寧帝萬壽無疆。
說起來,這一場萬壽節正是照寧帝五十歲的大壽。
他登基很晚,算來卻也做了二十年的皇帝。
“揚州宋氏,奉禮——”
宋雲書高捧木匣,行三拜大禮。
高位上傳來一道頗為和藹的嗓音,暮氣卻很重,聽起來並不像是才過半百之人。
“起來吧。”
只是宋雲書俯身低頭,並不敢去看:“謝陛下恩典。”
“寡人知道你,宋氏造紙技藝名滿天下,”照寧帝語調不重,但帶著自然而然的帝王威嚴,讓人聽不出是好是壞,“你帶來的朝貢之物是什麼?”
宦官下丹陛,從她手中接過木匣,仔細檢查後才敢奉到照寧帝面前。
宋雲書柔順地垂著頸項,朗聲道:“陛下過譽了。民女此來,奉上一冊《造紙實錄》。”
冊子不厚,分量不重,其扉頁上大書《造紙實錄》四個字。
照寧帝隨手翻閱了幾頁,入目全是簡單明瞭的簡筆畫,內容果然如其名,記錄的造紙的流程,此外後面還記載了活字印刷、雕版印刷等流程較為簡單的技術。
“此物有何用?”照寧帝問。
宋雲書溫聲答:“教化萬民,使其可以為生;百姓安居樂業,國家自然太平,陛下與大雍基業更當千秋萬代。”
照寧帝聞言大笑:“你倒是能說會道!”
宋雲書垂眸:“不知陛下可還滿意?”
殿前頓時鴉雀無聲。
只有教坊歌舞行樂聲繞樑不絕。
站在旁邊的周主事整個人都快不好了,恨不得當場昏過去。
——這話怎麼能這麼直接問出來的?!
太極殿中隨著照寧帝一道沉默了好一會兒。
半晌,照寧帝笑道:“是個膽大的,上丹陛來,寡人倒要看看,你還敢說什麼。”
上丹陛去這個要求有些奇怪。
然而照寧帝開了口,她也不能不去。
宋雲書斂去心底的疑惑與緊張,屏息凝神,步步沉穩地上了丹陛,跪在照寧帝的龍椅前頭,仍舊半垂著眼睛,不去直視天顏。
“陛下若滿意,那民女便想為自己求一個恩典。”
照寧帝撫須道:“哦?說來聽聽?”
“民女想求皇商之名,”宋雲書想著打好的腹稿,一字一句地複述出來,“民女乃揚州人氏,幸得陛下恩澤庇佑,得以在商路上小有所成。”
“為報天恩,民女自年前興建學堂,廣收貧苦子弟,使其知禮節、懂忠義、來日有精忠報國之能,但這是非民女之能,而是仰仗陛下之威。”
“只是泱泱大雍,民女身居一隅,天下諸州實在鞭長莫及,故想求陛下恩典,准許民女在大雍境內行事,以讓陛下福澤庇佑萬民。”
太極殿內好不容易緩和一點的氣氛又化為烏有。
朝臣面面相覷,全是不敢置信。
照寧帝的手指叩著桌案,似在沉思,並不言語。
卻又按捺不住的朝臣先出了頭,雖不敢對丹陛上指指點點,卻也怒目而視。
“一介女兒身,妄言朝政,不知進退!”
“本官是看你在罵我朝臣無用!才要你一個女子出頭!”
“……”
宋雲書耐心地聽著,面帶微笑。
照寧帝沒有說話,那就代表著他對朝臣的反應沒有意見。
那宋雲書自然也可以回應。
堂下對答、舌戰群儒,真是好大的陣仗。
她還是有幾分經驗的。
宋雲書環視四周,朝堂正殿和廊下的百官、使節盡是男子,妃嬪貴女則都落座後殿,尚且用了一層薄紗與前殿相隔。
她彷彿身居於群虎環伺之中。
然而她並不畏懼。
“諸位大人不必多心,朝臣與商人行事範疇各不相同,何必針鋒相對?”
“朝臣行事難免要循律例、要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