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和光同塵(正文完結)(第3/4 頁)
他們站在窗內,並肩遙望著高遠的月亮。
她輕聲道:“司曦,我們一起努力吧。”
司馬樨握緊她的手,只道:“好。”
今生今世,不相欺,不相問,不相負。
他們是彼此最堅定的盟友,窮此一生,為之奮鬥的只有一個目標。
——河清海晏。
……
開平元年元月,新帝樨行祀禮,承繼大統。
同年十二月,開平帝立揚州商女宋氏為後,大改儀制,自乾門相迎,入宗廟祭祀,稱其為帝后同德,此後帝后同朝亦成慣例,並曰“二聖”。
宋氏素有才名,行商多年,通曉民間事。
故入朝參政後重教化、興工巧、廣設善堂,又啟科考之新制,開女子入朝之先例,福澤萬民,亦受萬民之敬頌也。
此外,宋氏善識人,唯才是舉,建青雲梯以為自薦路,廣覓賢才,使之為朝廷棟樑,光茂大雍。
世人奇之,謂哉:“人鏡!”
——辨其才,用其能,通其志,使其臣。
亦使百官無不敬服。
這也是大雍歷史上第一位出身民間,卻得以入帝王列傳的皇后。
……
《大雍通鑑·昭文皇后傳》中載:“昭文宋皇后,諱雲書,文帝髮妻也。自昏禮後,與帝王同朝參政,廣興文教,經邦定譽。雖為商賈出身,卻有堯舜之德,諡號亦與帝同哀榮,是為昭文。”
《史說·昭文字紀》曰:“昭文皇后與文帝共理朝政,政通人和,於是天下安平,史稱‘開平之治’。”
《大雍野史》中載:“文帝崩後,昭文皇后自登臨皇位,期間政令無數,續開平之治數十載。及至昭文皇后逝,其嗣子深覺牝雞司晨有辱其名,故令史官篡改史書,史官不從,流血漂櫓,終改之……”
……
只是一切都化作塵埃後,沒有人會知道這世上曾有過小乙的存在。
開平之治的最後,宋雲書終於完成了所有的任務。
系統解綁,小乙問她:“終極大獎要什麼?”
垂垂老矣的宋雲書還是風采依舊,皇權的威嚴模糊去了她身上的滄桑。
宋雲書遲鈍地回想著自己當年的願望。
似乎有關二十一世紀的父母、也似乎是有關她終其一生要追求的事情,但也許只是想問問明天的天氣怎麼樣。
只是這麼多年過去,一切都已經不重要了。
從旁支裡挑選出來的嗣子乖巧聰明,從她和司馬樨的身上學到了許多的東西,就算已經當了許多年的嗣子,也不敢輕易來篡她的位。
那時候宋雲書別無要求,唯獨和司馬樨商量了一件事。
嗣子一定得是個女孩。
司馬樨考量了許多,最終竟也同意了下來。
宋雲書知道這是個艱難甚至荒謬的事情,所以她也承他的情,告訴他會永遠記他的好,也必然不會害了大雍江山。
只是司馬樨沉默了很久,望著殿外飄落的紅葉,眸色很溫和。
他那時候已是命不久矣之相。
也曾征戰沙場多年的帝王已經瘦得皮包骨,只是脊背依然筆直挺拔,像是永遠不會傾倒的擎天大樹。
“我並不擔心大雍,命數輪轉,它自也有它的興衰流轉。”
成婚許多年,他依舊只在她面前自稱“我”。
只這話全然不像一個擔了許多年家國重擔的人會說出來的。
或許是大限將至,所以很多事都不在乎了。
他如釋重負。
他回眸看著宋雲書,最後也只勉力笑道,溫柔如初。
“我只是……擔心你日後的處境,攝政皇后太容易有不好的結局,我時日無多,只願你看中的那個孩子能替我陪著你、分去你的重擔。”
所以他願意在生命的最後時光,再為她做點什麼,只求她的前路能更平坦一點。
宋雲書在那一刻彷彿被人攥住了喉嚨,什麼也說不出來。
她沉默地站起身,走到他的身邊去。
她緊緊地抱住他的愛人。
那一刻她終於感受到即將失去的恐懼。
可是她不願意展露這份恐懼。
她不願她的愛人,在黃泉路上還為她憂心。
他無奈地將唇瓣落在她乾澀的眼眸邊,像是心有靈犀,又像是最後的訣別。
“雲書,等我走了,你就盡情做自己想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