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部分(第1/4 頁)
108 一個彪悍的女人
費揚古是個行軍打仗的行家,於為臣之道也知之甚深,康熙派了人來,他就不能把人再這樣打回去或者狠罰了。一眼掃過去,似乎賣相都還行,先扔一邊兒觀察兩天吧。
兩天下來。慶德居然忍了下來,既沒仗著叔叔在營裡也算是個高官而頤指氣使,也不因是京中高門子弟而挑吃揀穿。相反,侍衛中若有不服氣的,他還給勸著:“軍令如山,說你喧譁擾亂也不為過。拿這個打發了你,皇上都說不了什麼。你來都來了,難道就要這樣回去?”
不管有沒有用吧,反正人家是消停了。侍衛甲:大哥,我只是發發牢騷啊!還沒傻到這個份兒上。
費揚古對這幾個人守紀律這一方面倒是滿意了,略一琢磨,既性子差不多了,不會惹事了,總要派他們歷練歷練,不然皇帝那裡不好看。但是,先前介紹過了,一、八旗是圈養的,這些人裡,除了隨駕巡遊,都沒有參與過真正的行軍步陣。即使裡面有兩、三個去年隨駕的侍衛,也是在御前待著,根本沒有上陣砍殺,只是做皇帝的警衛工作而已。
二、以他們的年齡,往上數,上一場上康熙二十九年的仗,七年了,他們當時未必有資格參加。再往上就更久遠了。
也就是說,這些人,於戰場知道都不怎麼具備。即使有,那也是紙上談兵型的。直接派去上陣,就是讓他們去死。
所以,費揚古給他們辦了個幹訓班,讓老手們帶著他們先做一做巡營一類的工作,然後是在大營附近做做偵查工作——不要走遠,再讓他們做帶隊蒐羅葛爾丹掉隊殘兵與探查葛爾丹逃亡路線的工作。
這樣也算是給皇帝培訓了一批年輕將領,應該可以交差了。對自己來說,連年的軍旅生涯,對他的身體損害很大,也頗有點英雄遲暮的樣子了。費揚古現在的心思:一、打好這一場大仗,估計以目前態度這就是他的謝幕戰了。二、不出意外,這場仗打勝了,全族的前途更光明。三、總要培養幾個‘學生’,傳傳衣缽。
他本來看好的人,不在這二十個之列的,不過多個朋友多條路。自己盡心了,一是對皇帝有交待,二也是多結善緣。現在看來,效果還不錯。看著他們交上的成績,費揚古還是頗為滿意的。也就趁勢,讓他們各領一小隊人馬,算是正式承認了他們是本系統的正式員工了。
一切看起來都步入了正軌,達到了雙贏的目的,費揚古算是放心了。
初到軍營,慶德表現得相當不錯。石文英聯絡他平常在京裡的時候,當差也頗為正派,就以為他在家裡的各種涎皮賴臉也只是‘小事糊塗大事不糊塗’的一種表現方式。想想看,還真有可能,比如他那位將其詭異基因隔代遺傳到孫子上的三伯父。
到了軍前之後,慶德也擺出了一副好青年的架勢,勤勤懇懇、認勞認怨。讓老實待著就老實待著,讓學習就學習,讓吃苦就吃苦。石文英放心了,噯呀,早先真是多心了,有那位認真的堂兄在,伯父的壞影響也是有限的嘛!
所以,當費揚古給這批人的速成培訓班結束之後,派給慶德任務的時候,石文英還是很欣慰的,特意叮囑了侄子與其同學一番,帶著他們特意去費揚古的中軍大帳裡謝過了大將軍栽培。
接著,大軍開撥了,供給也來了,修整也完了,還不幹活,等皇帝親自來抽打麼?慶德等人陸續被委派了更重要一點的任務。石文英見他在這一批人裡都是撥尖兒的,更是老懷大慰,而私下表揚過這個侄子。
千不該、萬不該,他就這樣以為慶德會老實了。
親近下放鍛鍊的這些人呢,接到任務後,自然幹勁兒十足。每每輪流帶隊出巡,看著馬後跟著一溜的小弟,馬鞭揚起,指點江山。這才是TMD男人應該做的事兒啊!
刺激大家感官的,是另一件事兒。二十人裡,有一家喜答臘氏的小子,帶隊出去,居然讓他瞎貓撞上死耗子,逮著了兩戶據說是葛爾丹部屬的牧民。蒙古族是馬背民族,這裡是廣袤的草原,家一般的地方,能讓這養在京城的菜鳥抓住,實在也是他們的不幸。
押解到跟前一看,大家瞬間明白了老鳥為什麼能被這菜鳥抓住了。這兩戶人家的男丁都負了傷,很好識別。
費揚古不動聲色,只是示意給這小子記上一功,惹得原本覺得‘你小心就逮了這幾個老弱病殘還不如不抓’的同學眼熱不已。菜鳥同學喜滋滋地回到了帳篷,就被同學們疊了一回羅漢——壓到最下面。
慶德最損,招呼一聲:“壓他小子!”一揮爪子,十幾個人一齊上來,他最後才拍拍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