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第2/4 頁)
好感,但他對於被英國正統的軍官們看作是離經叛道的另類將領溫蓋特卻另眼相看。認為溫蓋特的行事風格很合他的心意,把溫蓋特視為知已。溫蓋特也很讚賞史迪威那種不按常規辦事,敢於創新和講求實際、注意實效、專注實戰的務實作風。這自然使他二人今天的會晤仍然萌生出相見恨晚、惺惺相惜之感慨。兩人越談越投機,時時發出爽朗笑聲。溫蓋特明確表示將全力支援史迪威,緊密配合他對胡康地區的進攻,為圍殲敵18師團而竭盡全力。並同意史迪威將5307團調來胡康戰場參加反攻。他還向史迪威保徵:將向胡康戰場日軍後方投入他全部“欽迪特”的6個旅,空降到密*、孟拱、英多、卡薩等地,完全切斷日軍18師團的一切補給增援的路線,並適時由孟拱向北進攻,對敵18師團構成南北夾擊之勢,實行“關門打狗”的戰法,把敵18師團徹底孤立起來予以全殲。然後再去收拾企圖進犯英帕爾的日軍。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65團奇襲大洛(2)
史迪威聽著溫蓋特這些發自內心的,懇切而卓有遠見的談話,感到與自己的想法非常契合,便深情地緊握著溫蓋特的手說:“您的想法真是深得我心,您和我都想到一起了,可以說完全是不謀而合啊!”溫蓋特說:“中國有句話叫做,君子所見略同吧。但不知蒙巴頓和斯利姆是否也能同你我的想法一致。惟願他二人也是這樣想的才好。”當天下午,我送溫蓋特返回英帕爾斯利姆的司令部。適逢蒙巴頓剛剛到來,溫蓋特向蒙巴頓和斯利姆彙報了他同史迪威在新平洋會談的經過和他兩人的共同想法。他希望蒙巴頓和斯利姆也支援史迪威同他所構想的作戰方案。蒙巴頓表示:他原則上是同意的,但因日軍在甘巴羅、加里瓦線上擺了2個師團,還有1個33師團有從仁安羌向甘高推進的跡象,據此判斷日軍將有進犯印度東部的企圖。特別是近來日軍正在搶修通往榜賓、霍馬林等處的道路,其渡親敦江西犯印度的徵候已日益明顯,因此,我特來此同斯利姆和你研究應對的方案。
斯利姆認為中國駐印軍和滇西遠征軍,如能同時在近期對其當面的日軍發動猛烈進攻,“欽迪特”的6個旅可以同時利用空降襲佔密*、孟拱、卡薩、英多,以策應駐印軍對日軍18師團的圍攻,同時又可以阻礙日軍進犯印度的準備。蒙巴頓的意見卻與之相反。他說:由於羅斯福已於12月7日致電蔣介石,說明今年上半年歐洲有一大戰,無法向緬甸提供登陸艇和海軍作戰艦艇,收復緬甸之戰只能靠陸軍的地面進攻,問他能否接受?否則就延期進行。據說蔣介石已決定延期,這樣滇西的遠征軍就不可能與駐印軍同時發動進攻了。所以,“欽迪特”必須等駐印軍奪取了孟關,取得了胡康戰役的勝利,而日軍仍無進攻印度的行動時,方可對緬北孟拱、卡薩進行空降,而且駐印軍必須自行派兵襲取密*。
正是由於蒙巴頓堅持己見,使得斯利姆也只好放棄自己原本的想法,同時也使得溫蓋特在新平洋同史迪威達成的共識成為了泡影。溫蓋特叫我回去把情況向史迪威說清楚,並說,他對此深感遺憾!
溫蓋特雖然是受英國文化薰陶接受英國教育成長起來的將軍,但他那種超凡脫俗的性格註定了他在工作中不恪守傳統而富有創新精神。他認為原來侵緬的日軍4個師團中,最精銳、最有戰鬥力的是18師團和56師團,其他2個師團55和33師團以及新近調來緬甸的15、31、54師團和第2師團都戰力平平,容易對付。他主張擒賊先擒王,要打就應當先把日軍的精銳師團第18師團先徹底消滅掉。所以,他建議當中國駐印軍發動進攻胡康河谷時,就必須派“欽迪特”空降到密*、孟拱、卡薩、英多,襲擊日軍18師團賴以生存的後方基地和補給、增援的主要路線,確定佔領以斷絕該敵的補給和外援,然後與駐印軍南北夾擊,就不難將該敵圍而殲之。他斷定消滅了日軍18師團,緬北就是盟軍的天地,東進西出就可以自由行動,且能穩操勝券。溫蓋特還說,只要消滅掉日軍18師團,就造成了駐印軍和英軍夾擊日軍15、31、33師團的有利態勢,仗就好打多了。無奈蒙巴頓聽不進溫蓋特和斯利姆的意見,仍然固執地堅持要等史迪威攻佔了孟關或胡康河谷後,而日軍第15、第31、第33三個師團企圖和行蹤已明朗化後,才能出動“欽迪特”投入收復緬北戰役。溫蓋特曾據理力爭,反覆強調只有先消滅了日軍最強悍、最精銳的18師團於胡康河谷之中,完全控制緬北走廊,把日軍部署在加里瓦地區企圖進犯印度的3個師團,置於英軍和中國駐印軍的東西夾擊而被我切斷其後路的重圍之中,這才是上策。然而,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