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者:高行建
宣告:本書由【淘書客】(。taoshuke)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僅供預覽交流學習使用;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如果喜歡;請支援訂閱購買正版。
《一個人的聖經》可說是《靈山》的姐妹篇,和《靈山》同樣龐博。不僅把中國當代史上最大的災難寫得極為真實,而且也把人的脆弱寫得極其真切,令人驚心動魂。《一個人的聖經》不僅成為一部紮紮實實的歷史見證,而且成為展示一個大的歷史時代中人的普遍命運的大悲劇,悲愴的詩意就含蓄地對這種普遍的人性悲劇的叩問與大憐憫之中。它告訴人們一些故事,還告訴人們一種哲學:人要抓住生命的瞬間,盡興活在當下,而別落進他造與自造的各種陰影、幻象、觀念與噩夢中,逃離這一切,便是自由。
一
1
“他不是不記得他還有過另一種生活,像家中一些還沒燒掉髮黃的老照片,想來令人有點憂傷,但太遙遠了恍如隔世,也確實永遠消失了。被警察查封的北京他那家,曾保留他已故的父親留下的一張全家福合影,是他那大家庭人口最齊全的一張。他祖父當時還在,一頭白髮,已經中風了不能言語,躺在一張搖椅上。他是這家的長子長孫,照片上唯一的孩子,夾在祖父母之間,穿的開襠褲,露出個小雞,卻戴的一頂美式船形帽。那時一場八年的抗戰剛打完,另一場內戰還沒打響,照片在花園裡的圓門前拍的,滿園子開的金黃的菊花和紫紅的雞冠花,夏天的陽光十分燦爛,那是他對這花園的記憶,照片上卻沾了水跡變得灰黃。背景上,圖片後的那兩層英式樓房,下有廊,樓上有欄杆,住的便是這一大家。照片上他記得有十三人,這不吉祥的數字,有他父母和他的叔叔姑姑們,還有個嬸嬸,可除了那位在美國的大姑和他之外,連同圓門後的樓房竟全都從這世界上消失了。
“他還在中國的時候,有迴路過這座城市,找過這院落,原本在他父親工作過的銀行後面,但只有幾楝蓋了也有若干年灰磚的簡易居民樓。問起進出的人有沒有過這樣一個院落,都說不清楚。可他記得這樓房的後門,石臺階下便是一片湖水,端午節那天,他父親和銀行裡的同事都擠在石階上看龍船比賽,扎彩的龍船敲鑼打鼓,來搶臨湖一家家後門口用竹竿挑出的紅包,包裡自然有賞錢。他三叔、小叔、小姑還帶上他下船,去湖裡撈過新鮮的菱角。可他從沒有去湖對岸,即使再繞到湖那邊反過來觀望,遠遠的怕也辨認不出這如夢一般的記憶。
“那是一個敗落的家族,大溫和大脆弱,這時代不宜生存,註定後繼無人。他祖父去世之後,他父親在銀行裡當主任的好差很快也丟了,這一家便迅速敗落。唯有他好唱兩句京劇的二叔!仗著是民主人士同新政權合作了沒幾年,轉而又打成右派,從此沉默寡言,一坐下來便打瞌睡,隨後成了個提不起精神乾癟的老頭,硬撐了些年,便無聲無息死了。他這一大家人不是病死的便是淹死的,山口殺的,發瘋的,或跟隨丈夫去勞改的,而後也就斷了香火,留下的只是他這樣的孽種。如今只有他那位大姑媽,曾經是籠罩他們全家的陰影,前些年據說還健在,但自從拍那照片之後他再也沒有見過。他這大姑的丈夫當時在國民黨空軍中服役,做地勤的,沒扔過炸彈,逃到臺灣後沒幾年就得病死了。他這姑媽怎麼去的美國,他卻無從知道,也沒費心再去打聽。
“可他過十歲生日時,老習憬依照農曆才九週歲,這一家還人丁興盛,那生日也過得很熱鬧。早起下床穿上新衣服和新皮鞋,皮鞋那時對一個小孩子來說,是過分的奢侈。還收到許多禮物,風箏、跳棋、七巧板啦,外國的彩色鉛筆和打橡皮塞子的汽槍啦,上下兩冊有銅版畫插圖的一格林童話全集一;而紅紙包的幾塊銀元是他祖母給的,有大清帝國的龍洋、袁世凱的大光頭和蔣介石一身軍裝的新銀元,敲起來音色也都不同,後者晶晶的,不如噹噹作響的袁大頭那麼厚重,都擱到他的一個放集郵冊和各色玻璃彈子的小皮箱裡了。隨後一大家人便去館子吃蟹黃小籠湯包,在一個有假山還養一池金魚的花園飯店裡,擺了個特大的圓桌面,方才坐得下。他頭一回成了一家的中、心,坐在祖母身邊,該是才去世不久他祖父的位置,彷彿就等他來支撐門戶。他一口咬了個滾燙的湯包,新衣上濺滿油汁,也沒人斥責他,大家都笑,卻弄得他十分難堪。他所以記得,大抵也因為剛脫離孩子的朦朧而自覺成人,才感到狼狽。
“他也還記得他祖父過世的時候,那靈堂裡掛滿了孝幛,像戲園子裡的後臺,比他那小孩子的生日要有趣得多。一班和尚敲敲打打,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