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第3/4 頁)
呂后臨朝八年,幾乎做了她想做的一切。
八年前迎風招展的劉姓王旗倒下了一大片,剩下的幾根插在英姿颯爽的呂姓王旗中間,顯得寒酸不堪,無精打采。
八年前那些位高權重的帝國###如今老死的老死、致仕的致仕,剩下幾根老骨頭的腰桿也不像從前那麼剛勁挺拔了,人人對她低聲下氣唯命是從。而呂家子弟則個個高官顯爵意氣風發,並且對她忠貞不渝。
呂后很欣慰。
現實世界中看得見的一切都已經在她的掌控之中。
然而,還是有一些看不見的東西讓她掌控不了,更讓她惶惶不安。
比如天意。比如鬼神。
某日出現了日食,大白天忽然天昏地暗。呂后就認為這是上天對她的譴責,對左右說:“這都是因為我的緣故。” 呂后這麼迷信可不能歸咎於當時的人們不懂科學。因為道理很簡單:殺豬的張三看見日食了,種田的李四也看見日食了,他們怎麼不說“這都是因為我的緣故”?
所以說,呂后的迷信只能歸因於她的心虛。
而某日呂后去太廟舉行消災祈福的祭禮,回來的路上,忽然看見一隻叫什麼“蒼犬”的怪物鑽入她的腋下,隨即消失不見。命人占卜的結果,居然說是趙王如意的鬼魂在作祟。而此後她竟然真的就患了腋下傷痛的疾病。
人對神秘領域都是無知的。所以,在神秘面前人人平等。
普通的小老百姓做不了什麼大的虧心事,一般都是些小偷小摸,最多不過殺人越貨,可終歸要償命。所以人世間的阿貓阿狗們在神秘面前反而容易坦然。看見日食也不會說這都是因為我,幻覺中看見鬼怪也不會馬上就生病。
然而大人物就不同了。在神秘面前,塵世的權力蒼白如紙。
外在的麻煩可以用殺人擺平,可殺人的不安卻無法用權力擺平。所以人世間的帝王太后們在神秘面前反而顯得孱弱。
內在的孱弱其實一直就存在著,只是被外在的強大暫時矇蔽而已。所以大人物們往往越到晚年越迷信。這可不是因為他們都患了老年痴呆,而是他們發現:外在的一切很快就要離他們而去,但內在自我在未知的神秘面前又始終戰戰兢兢。
呂后就是這樣子。
說到底,“日食事件”的實質不過是心虛導致的杯弓蛇影。而“蒼犬事件”的實質也不過是杯弓蛇影進而導致的病由心生。
如此而已。
無論呂后如何眷戀權力,她都必須告別生命。這是老天爺最公平的地方。不讓有錢的人用金錢購買生命,也不讓有權的人用權力霸佔生命。
如果說有天意,這就是最大的天意。
呂后自“蒼犬事件”後就日漸病入膏肓了。彌留之際,她把呂祿和呂產召到病榻前交代政治遺囑。她強調了三件事。第一,劉邦當年立下了“白馬之盟”,在她死後,這麼多呂姓王侯的“權力合法性”就成了一個問題。第二,那些帝國###一定會發難。第三,你們一定要牢牢把握京畿的兵權。呂后的最後一道詔命是任命呂祿為上將軍統領北軍,任命呂產為相國兼領南軍。再把呂祿的一個女兒嫁給小皇帝劉弘,成了皇后。
安排好這一切,已經是呂后八年的夏秋之交了。聒噪了一整個夏天的蟬聲逐漸沉寂。秋涼一日比一日更濃。
呂雉最後看了一眼長樂宮中那片黃燦燦的陽光,覺得自己可以死而瞑目了。
因為這是一個金黃色的收穫季節。
可僅僅兩個月之後,很多呂氏族人將不得不發現,這是他們生命中最為肅殺而恐怖的一個秋天。
也是他們生命中的最後一個秋天。
呂氏集團的第一代人是強悍的。呂后的大哥周呂侯、二哥呂釋之當年都曾為漢帝國立下赫赫戰功,而呂后本人在輔佐高祖平定天下和誅殺功臣的過程中也是出力尤多。
可呂產的父親周呂侯早年就死於征戰,呂祿的父親呂釋之也死於呂后臨朝的那一年。
書 包 網 txt小說上傳分享
四 秋涼一日比一日更濃(2)
而今,靈魂人物呂后也死了。
於是貌似強大的呂氏集團便暴露出脆弱的根基。作為呂氏第二代核心人物,呂祿和呂產既無軍事統帥的才幹,又缺乏###的經驗。所以當他們必須與宗室集團和大臣集團正面交鋒時,內心的焦慮和恐懼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朝中,他們畏懼朱虛侯劉章、太尉周勃、丞相陳平、將軍灌嬰;在朝外,他們又擔心齊王和楚王的強大軍隊。因此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