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部分(第1/4 頁)
(4)農民工當選人大代表,本身也寓意著農民工已經可以參與我們國家的政策制定,體現了黨和國家對其作為新時代的利益群體的一種法律認同和政治認同。
【華圖專家點睛】 農民工當選為人大代表具有重要的歷史意義和現實意義,因為我國的人大代表的產生是非常嚴格的,而且人大代表一般代表一部分人的根本利益。進城務工農民從原來的身份排斥到身份認同,表明農民工已經形成了一個特殊的利益群體,他們的利益應該得到保護,他們的身份應該得到認可,他們的參政權應該得到保證,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才看到了農民工代表的歷史開端。
2008年6月22日湖北省公務員面試題
1。談談你的學習經歷,對職位的瞭解及你的優勢。
【解析】 自我認知類
【此題考核核心】 自我認知能力以及對所報考職位的認識
【答題思路】 這道題目沒有標準答案,個人學習經歷各有不同,如果你學習成績好,你可以重點談談你的專業和所報考職位對專業知識的匹配性,如果你社會實踐經歷比較豐富,你可以就你的社會實踐能力來談你的工作能力和所報考職位對能力的要求之間的匹配度。
你的優勢可以從專業優勢、實踐能力、工作能力、溝通協調能力、計劃組織能力等來談,主要是根據職位的重點要求來談優勢,這樣才能得到考官的認可。
2。四川汶川地震中有一個老師不顧學生安危自己逃生,你怎麼看?
【解析】 社會現象類
【此題考核核心】 綜合分析能力
【答題主線】 破題+辯證看待+對策表態
【參考答案】 汶川大地震,湧現出了許多英雄人物,但也出現了一些自私的行為,比如範跑跑事件,下面我就這一事件談談自己的看法:
第一,從人性來講,範跑跑在地震來臨時選擇自己逃生,他的行為是可以理解的。
第二,作為一名教師,有責任在學生在校期間保障學生的安全,特別是在危難的時候更應該挺身而出。但是他卻選擇了逃跑,缺乏職業道德。嚴重損害了老師的形象,背離了作為人民教師的職業操守。
第三,這個事件提醒學校在教書育人的同時,也應該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加強社會公德教育和社會責任心的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
第四,作為一名公務員,應始終自覺做道德的楷模,在做好自己本職工作的同時不放鬆自己的道德要求,同時心中想著人民,堅持以人為本,為群眾多做事,做實事,切實維護群眾利益。
【華圖專家點睛】 我們需要的公務員不應是社會爭議話題的辯手,而應是解決社會矛盾、營造和諧社會的管理者。從這個角度出發,在處理這一問題的時候,要考慮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考慮到社會的可接受程度。考生不能各執一端,滿足於自我表達,而應該按照公務員的要求面面俱到,儘可能地照顧到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意見。事實上,現在許多公務員在處理問題的時候,採取的都是這樣的方式。所以,在回答問題的時候,攻其一點不及其餘,或者明確表明自己的立場,贊成或者反對其中的某一種觀點,那麼最終的結果很可能會是失去公務員資格。
2008年6月24日上午湖北公務員面試題
1。請你作一下個人介紹。
【解析】 自我認知
【此題考核核心】 自我認知能力
【試題解析】 這是一道最典型的面試試題,幾乎每年必考,最重要的一點就是這道題目我們可以準備。難度不是太大,只要我們能夠準備好一份自己的介紹,背熟就基本沒有問題。但是要注意重點突出,語言精練,實事求是。一般突出的重點是我們的經驗、能力以及專業優勢,特別是要和所報職位聯絡起來談。
2。你對“做的事情越多,犯的錯誤越多”這句話的看法?
【解析】 社會流行語
【此題考核核心】 辯證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
【參考答案】 我對句話是這樣看的:
首先,如果做的事情越多,我們接觸的社會關係也越多。假如疏忽大意,或者對所做的事情不熟悉。那麼我們就可能會犯錯誤。從這角度來講,是有一定道理的。
其次,如果按照上面的邏輯,那麼我們就應該做事情越少越好,最好無為。這是一種消極的避世觀點,事情做的多寡和犯錯誤沒有必然的聯絡,只能說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