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部分(第2/4 頁)
楊紀暗暗道。精神力消失的不多,幾乎微不足道,對自己沒有什麼影響。
楊紀藉著這件時間,偷偷的抬起頭來,隱隱看到文殿上方的“華表”發出淡淡的光芒,只是持續了片刻,就消失無蹤。
“好了,把木牌拿出來,準備進場!”
儀式結束,隨著護衛甲士的聲音,“文科舉”的考試開始了。
楊紀拿出木牌,透過入口的檢查後,隨著洶湧的人流,進入了文殿之中。木牌上有著編號,所有人的座位,從一開始就安排好了。
楊紀花了一點時間後,找到了自己的位置,那是文殿第三層靠角落的位置!
“能不能成功,就在此一舉了!”
楊紀暗暗道。
文殿中人群黑壓壓的,嗡嗡作響。一時間也不知道進來了多少人,以楊紀的目光都看不到盡頭。
“文試”只是“童生試”並不會很難,但是真正中選的名額只有三人而已。
哪怕楊紀做足了準備,對於自己過去八年的努力也有足夠的自信,但是此時身臨其境也不禁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心中微微有些緊張。
“盡人事,聽天命,努力而已!”
楊紀深吸了一口氣,然後定下心來,擺出自己的準備好的筆硯。這一刻,楊紀似乎又回到了那八年埋頭苦讀的時候!
第五十七章 儒者四心
“熙熙攘攘,人材濟濟,這一屆的文科舉真是盛況空前啊!”
文殿的頂樓上,三名穿著青衣的主考官並肩而立。其中一名五柳長鬚,氣質儒雅的主考官望著城樓下魚貫而入的文試“學子”感概道。
“是啊,‘史師’插手,連獎勵都遠超往屆。就是不知道這一次的中榜者能否讓‘史師’滿意。
另一名主考官附和道,聲音一落,文殿頂樓立即沉默了不少。
“史師”,姓“史”,大家尊稱“史師”,是出身平川的文道名宿,在大漢皇朝的帝都做了二十多載的“文師”,如今六十有八,教過無數的皇子皇女。
大漢皇朝以為武為尊,“文師”的地位雖然遠不如武將,但是憑藉這份執教經歷,“史師”依然擁有不凡的影響力。
這一次“史師”告老還鄉,回到出身的平川鄉,就是想要在晚年尋覓一個衣缽繼承者。
這件事情連朝廷都關照過,也算是朝廷對這位服侍帝室,教導皇室子女二十多年的“文師”的尊敬。
不過“史師”為人苛刻,而且眼光極高,招收弟子更是寧缺勿濫,一般人輕易入不了他的法眼。許多皇朝心腹之地的勳貴子弟都入不了他的法眼,更別說是平川縣這個小地方了。
“難啊!如今武道顯聖,文道沒落,大部人都專心武道去了,剩下的人即便勤於讀書,也是衝著功名去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哪裡還有幾個真正的讀書人。”
一名臉色微黑,氣質剛毅的方臉主考官道,前半句還在談論史師收徒的事,後半句就帶著不少對文道沒落的痛惜。
從文殿頂樓俯瞰下去,前來應試的“學子”雖然熙熙攘攘,但大部分神情或者緊張,或者呆板,哪裡多少靈氣。
幾名主考官也是面有慼慼然,一副深有同感的樣子。傳說中的文道盛世,讀書人念頭正直,個個天頂透出靈光。
每一屆的文殿考試的時候,天下的億萬書生彙集如雲,讀書凝聚的浩然正氣,自然彙集形成凝如實質的浩氣長河,可以令枯木逢春,老樹生長,百花齊花,處處生機勃發,春意盎然。
到如今,同樣是文道考試,學子匯聚,卻哪裡有這般景像?
“這種事情不可強求。我聽說史師在皇朝帝都執教,到是蒐集到了不少文聖時代的線索。史師學問精深,德高望重,他如今年事已高,不知道還能活多久。只希望這屆的文童生能夠入得了他的法眼,否則的話,史師的一身所學就要成為絕響了,這對於我們文道絕對是一大損失!”
五柳長鬚,氣質儒雅的主考官道。
“是啊!希望如此……”
眾人嘆息。
…………
“文殿”三樓的角落,楊紀拿出墨條,在老舊的硯臺上慢慢的研磨。周圍一片悉悉索索的聲音,相比於其他緊張的學子,楊紀要神平氣和的多。
“鐺!”
一聲鐘磬之後,考試正式開始。一名名皂吏將考試的試卷挨個發了下去。
楊紀翻了一下,發現果然是分為三個部分,分別是“典藉”、“經義”和“策論”。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