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部分(第2/4 頁)
“其實,我這裡倒是有個卷子,感覺還不錯。文字工整,卷面整潔,字裡行間也頗有些靈氣。”
就在眾人嘆氣的時候,一名文吏猶豫了一下,突然開口道。
這一開口就像一道電光掠過大殿,立即在眾人心中點燃了一團希望的火焰。
“哦?拿來我這裡看看!”
一名文官道,立即大步走了過去。其他幾名文吏也跟著聚了過去。
每一屆的“文科考”其實並沒有要求多嚴格,其目的僅僅是從成千上萬的“學子”中選出最優秀的那三個而已。
從這點來說,能不能選出符合的“文童生”從來都不是需要考慮的問題。
眾人真正關心的,是這次選出來的“文童生”能不能能不能讓史師滿意,能不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史師”出身平川縣,到老了告老還鄉想在自己出身的地方找一個衣缽傳人。但佑大的平川縣卻找不到一個符合要求的人,這傳出去將是個多麼大的笑話。
這不止是文道的損失,而且整個平川縣也會顏面掃地。
對於眾人來說,這成千上萬的文章裡面,只要有一個能讓“史師”滿意,大家都會如釋重負,壓力少上很多。
“溫桐,我好像有些印象……”
“這不是那個七歲做詩的小神童嗎?”
“這字寫得很雋秀啊,卷面也很整潔。”
“‘自助者天助之……’,立意雖然並不見獨出心裁,但是文章確實寫得很秀氣。”
……
眾人你一言我一語,都暗暗點頭。和其他的文章相比,這個叫“溫桐”的文章明顯要高出一截。別的不說,至少以“童生試”的標準,這是完全具備競爭最後那三個名額的資格。
“童生試畢竟是最低階的考試,這些孩子又是初次朝廷的科舉,能有這種水平已經不錯了。”
這次文考的主考官之一拿著手中的卷子,微微頷首。十多天的時間,休息的時候,他偶爾也會捫心自問,自己是不是因為史師的關係,對這些孩子要求太高了。
“史師”在皇朝帝都做了幾十年“文師”,接觸的都是一些皇家子弟,周圍的文士水平也極高。
這樣的情況下,自然免不了眼界極高,一般人根本入不了他的法眼。想要平川縣這種邊陲小地找到一個能夠符合大漢皇朝皇室“文師”眼光水平的人,談何容易?!
“把這個溫桐的試卷放到優生裡面。其他人大家就不要多管了,時間緊迫,大家加油,抓緊時間,儘管把這次文考的最後三個名額確定下來。至於史師那裡……,我們到時把文章送過去,就知道能不能過關了。”
孟珣道。在平川城做了十幾年的文官,他早已頗具威望,這一開口,眾人立即紛紛應是。
不管怎麼樣,這個叫“溫桐”的考生確實給了大家不少底氣。很快,眾人靜下心來,投入了批卷之中。
這次文試淘汰的卷子越來越多,到了後來,有了“溫桐”這個“榜樣”,後面發掘的優良的卷子越來越多,其中還不少高水平之作,就算“孟珣”也不禁暗暗讚賞。
同時,為了避免個人偏好的過失,後面的卷子開始越來越多的交叉審閱,只有同時獲得多名主考官頷首的卷子,才能順利過關。
不知不覺,幾天過去,剩下的還沒批改的卷子只不過六七百份而已。而前面遴選出來的優秀試卷也達到了二三十份之多。
雖然看起來不是很多,但是考慮到都是經過幾個主考官交叉審閱,點頭同意的,這個數量已經相當不錯了。
畢竟,最後的“文童生”只取三名而已。
除了三名主考官,其他文吏已經完全輕鬆下來。照這樣的進展,再過幾天,這次的審閱就要基本上結束了。
砰!
就在大殿中所有人埋頭批閱的時候,突然之間,砰的一響,大門洞開,一道皂吏出現在門口。緊接著,便是一陣烈烈的狂風跟著席捲而入。
“呼!~”
狂風呼號,眾人還沒反應過來,就聽到滿殿的試卷嘩啦啦的作響。堆放在大殿石柱下積壓起來的試卷被狂風一吹,飛得滿殿都是。
許多文官、文吏正在批閱卷子,反應不及,手上的許多卷子立即被大風吹走,瞬間就捲入其他的試卷海中了。
原本井井有條的大殿,瞬間一片混亂。十幾天的辛苦,眼看就要打做水漂,又得重新審閱。
滿殿的文官、文吏都呆住了,被這突然的意外打了個措手不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