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2/4 頁)
定睛一望,呀!駭聲之處,黑黃兩道耀眼的寒光互相交纏,黑似墨斗鬧翻天,黃如夕霞走平灘,兩道寒光此起彼伏,難解難分。
秦王一指拂睛,開啟看破紅塵天地眼,這才猛然驚駭,原來這黑黃兩道寒光是海中龍形,正在做殊死搏鬥。
血氣方剛的秦王勃然大怒,如此清潔淨雅之地,豈容鼠輩撒野!本來給你們機會,卻沒有理會,看本王如何處置?於是,他揮舞靈猿臂,劍指兩寒光。
一道更亮更激的寒光刺於兩道寒光之中,激越之聲鏗鏘入耳,悽慘的哀號聲相互攙雜,聲聲淒厲。霎時間,寒光頓失,霎時間,所有人等恍若一夢,周圍天籟俱寂,重歸平靜。
一夜無事,次日凌晨,秦王派士兵去尋找昨晚刺出去的聖靈天地劍,那是父皇賜與他上安神靈下鎮魔怪的尚方寶劍,怎敢有失!然而,派出去的數十批人馬費盡周折,結果都是空手而歸。
聖靈天地劍就像人間蒸發似的,不見了蹤影。
秦王很納悶,怎麼會呢?自己明明看到了劍落之處,難道飛天遁地了不成!
於是,秦王披掛整齊,率大小將官親自前往。
只見昨晚寒光之處,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河緩緩流淌,溪水潺潺,游魚浮動。小河的兩岸,高山聳立,鶯歌燕舞,就像什麼也沒有發生過一樣,哪裡還有什麼聖靈天地劍!
後來,秦王完成了征討任務,班師回朝,也就漸漸忘記了此事,不過,聖靈天地劍的丟失,讓他如梗在肋,結成心病,久久不去。
事隔數年,李淵讓位,秦王終於坐上龍椅,執掌朝綱,成了真龍天子太宗皇帝。
太宗皇帝是中國古代最傑出的治國明君,他任用賢能,廣博志士,天下太平,安居樂業,舉國上下,一片祥和。
世間之事,皆於緣緣之間念念之隙,或悲或喜,或有或無,或虛或實,豈是常人左右?
太宗皇帝的龍椅坐得穩若泰山,平如西湖。也許也該有事,忽然一天夜裡,他做了個特別奇怪的夢。
星空盡失,月華歸隱,陰風慘淡,溼氣沉沉,凝重的宮門豁然大開,只見黑黃兩道寒光,拖衣帶縷,自天而降,落入太宗皇帝龍榻之下。
………【【003】黃海二龍】………
html;body{margin:0;padding:0;height:100%;overflo。26ddg{border:0;}
………【【004】聖主隆恩】………
太宗皇帝沉思片刻,連忙道:“請二位仙龍指點迷津!”
黃龍與黑龍對看了一下,黃龍道:“因聖主有驚天蓋世之才,所以,聖主之治,龍威浩蕩,天下太平!社稷安康!只是怕聖主之後世子孫難免此劫!或患或亡!”
太宗皇帝無可奈何地垂下頭,低聲問道:“除了收回聖劍,難道再沒有別的辦法?”
“沒有!”二龍互相看了看,異口同聲地回答。
太宗皇帝站起來,對二龍一拱手道:“謝仙龍點撥!請仙龍放心!寡人即刻派人去冰峪,收回聖劍!”
“謝聖主!“二龍帶著無可奈何的神情拜別太宗皇帝。
夢醒了,太宗皇帝一身冷汗,他把夢境從頭到尾瀏覽一遍,黑黃二龍的託夢歷歷在目,他覺得非同小可,不容耽擱,必須在早朝時與大臣商議。
次日早朝,金碧輝煌的金鑾殿上一片肅靜,太宗皇帝憂心忡忡地斜坐在龍椅上,下面官服上繡禽著獸的文武大臣分列兩旁,他們一看聖上這種彆扭懶散的坐姿,就知道有大事要發生。
太宗皇帝在小節上是個比較拘謹的人,尤其金鑾殿之上,沒有特殊情況,他總要正襟危坐,面色峻冷,給人那種潛心正事、嚴肅凝重的感覺,眾臣子也是個個是垂手低眉,靜心豎立,靜候聖上的發話。
可今天聖上一反常態,確實令人捉摸不透。
太宗皇帝輕輕咳嗽一聲,直起身子,擺正坐姿,還未等輕啟金口,文班打頭的一位白鬚老臣急急跨前一步,出列跪地,只見這老臣貌比太公,情如鮑叔,袍飾鳳池,紫若霞晨,他拱手啟奏道:“聖上,老臣有一急事秉奏!”
這白鬚老臣不是別人,正是唐朝建國元勳魏徵魏丞相,魏丞相博學多才,上自天文星宿,下至地理岩層,樣樣精通,深得太宗皇帝的賞識和尊重。
太宗皇帝知道魏徵魏丞相一向處事謹慎,從容不迫,可今天不同,與自己有著同樣的舉動,便知道必有十分要緊的大事,就一揚手,用極其平緩的語氣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