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 章(第1/2 頁)
《朕只想安靜亡個國[穿書]》最快更新 [aishu55.cc]
燕如塵足尖在馬背上借力縱躍,整個人像一道流星般向裴晏紮了過去,馬尾高高揚起,鋒利的槍尖在空中劃出一道銀亮的弧線。
楚懿都沒來得及看清他的動作,鮮紅的披風已經像燃著的火一樣襲向裴晏,裴晏反應也極快,腰間佩劍出鞘,雪亮的劍刃與槍尖相撞,發出“錚——”一聲悠長的嗡鳴。
燕如塵跳開一步,槍尖兀自震顫不休,他提槍一抖,長|槍橫掃而出,裴晏立刻後掠讓開這一擊,燕如塵趁勢直追,整個人再次躥高,長|槍縱劈而下。
裴晏橫劍硬擋住了這一擊,兵刃相接發出的錚鳴聲震得人牙酸。
不過眨眼功夫,兩人已過了數招,這時太監們才反應過來,嗓音顫抖地喊道:“宮內禁止械鬥——!”
然而械鬥這兩位一個是攝政王,一個是西泠口中窮兇極惡的“瘋狗將軍”燕如塵,這兩人一打起來哪還管得了其他,殿門前的石獅子都莫名其妙捱了一腳,兩道身影糾纏在一起,速度快得分不清彼此。
楚懿摸著下巴坐在車裡看熱鬧,甚至抓了一把瓜子:“這要是把朕的皇宮打塌了,應當是攝政王自己掏錢修吧?”
他看得津津有味,一干太監們卻嚇得瑟瑟發抖,跪下來哭爹喊娘求他們別打了,又險些被凌厲的槍風波及,驚慌失措地爬開。
槍劍爭鬥不休,叮叮噹噹的兵刃相接聲不絕於耳,雖然看不清他們的動作,但楚懿依然能感覺到這兩人勢均力敵,心說攝政王這武藝真是挺厲害的,俗話說“一寸長一寸強,一寸短一寸險”,他拿著一把三尺長的寶劍,居然能跟燕如塵那杆比人還高的長|槍打得不分伯仲。
再反觀燕如塵——槍這種兵器其實更適合馬上作戰,與對手拉開距離更能凸顯出槍的優勢,現在他拿著這杆槍和裴晏近身互搏,依然能耍得遊刃有餘,像刀劍一般靈活,可見其槍術之高。
楚懿看了一會兒,內心的疑惑愈發強烈。
燕小將軍今年不過十九歲,卻已經在戰場上廝殺了七年,燕家世代為將,世代鎮守邊疆,將西泠人永遠攔在這易守難攻的玉陽關,已經攔了整整三十年。
七年前,燕老將軍因舊傷復發去世,守衛玉陽關的重任落在了燕如塵這個年僅十二歲的少年身上,少年燕如塵一聲不吭,接過帥印,接過虎符,接過世代追隨燕家作戰的飛燕軍,提起長|槍,跨上戰馬,成為了大楚歷史上最年輕的將軍。
七年來,燕如塵憑藉著不要命般的作戰風格,擊退西泠作亂三十餘次,白馬銀甲悍勇無比,那杆紅纓槍下不知貫著多少西泠人的亡魂,西泠人聞之色變,見之膽寒,稱呼他為“楚地瘋犬”“楚之惡狼”,傳言其一人可敵千軍萬馬。
雖然這話誇張的成分居多,但他以一敵百、敵千不在話下,可就是這樣一個燕將軍,最後卻戰死沙場,被亂蹄踐踏,甚至沒能馬革裹屍。
大楚到底為什麼而輸?
系統說是因為西泠孤注一擲,可論孤注一擲,誰又能比得過燕如塵?
又或者是兩方兵力差距太過懸殊,飛燕軍總共只有四萬人,可正是這四萬人,硬生生將西泠五十萬大軍啃掉了三分之一。
燕如塵帶著飛燕軍死守玉陽關,堅持了整整七十天,直到耗盡最後一兵一卒,這一戰在大楚歷史上被稱為“玉陽血戰”,其慘烈程度無法用語言形容。
那麼這七十天當中,大楚的援兵去哪兒了?
但凡小皇帝再派給他幾萬人,這場戰事還不一定誰輸誰贏。
勤勉如原主,就算他性子優柔寡斷,也不可能在這種時候不給燕如塵派兵。
系統說原著中寫“大楚屢戰屢敗”,那應該是被攻破玉陽關之後的事了,那麼在“玉陽血戰”的那七十天中,到底發生了什麼?
想不起來。
原著裡沒有描寫,一筆帶過了?
不可能吧。
不論楚懿怎麼回憶,就是想不起來一星半點,乾脆讓系統幫忙檢索,可系統查了半天,最後告訴他:[原著裡的確沒提過這事。]
楚懿沉默了。
太古怪了。
簡直和“最重要的角色之一攝政王沒有結局”一樣奇怪。
這讓他不由得開始懷疑自己拿到的這個劇本是不是根本就不完整,或者存在bug。
他想得腦子都痛了起來,只好不再糾結這事,他看著外面和裴晏打得正歡的小將軍,完全無法想象他最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