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3/4 頁)
敲——敲,讀作kao(*)
哈——傻,哈:ha,二聲
哈——餿了。哈:ha,一聲。例“這飯都哈了”意為“這飯餿了”。
哈——下,“下”字讀作ha,四聲,比如“整一下”,“看一下”,“說一下”。比如:“勒哈”就是“這下子”的
意思。本書中為了表現效果有時會直接以“哈”代替“下”字。但“下去”“下臺”“下面”的“下”仍然讀xia,和普通
話一樣。比如四川球迷常說的“下課”就完全和普通話一樣。
哈——撥,刨,哈:ha,一聲。比如“砂鍋裡炒葫豆——哈不開了”
氣——去,有時又異讀為“踥”或“際”。比如“你到哪點迄?”就是“你到哪裡去?”的意思
切——去,到,往。本作“朅”或“踥”,為易讀易認改作“切”。比如“你踥哪點?”就是“你踥哪裡?”的意思
。切:qie,四聲(怯),在句中表語氣的時候也可讀一聲,但較少用。
跡——去,“去”的異讀。
擂——滾,擂:音lui(普通話中無此發音),一聲。注:普通話中凡是音為lei的,四川話中一律讀作lui
供——撫養,贍養。供:讀作jiong(扃),一聲。
奪——戳,捅
骯——響,本字作左口右昂
盧——綠,“綠”讀作“盧”。
撇——差,孬,不行
黑——黑色。音與說話時的“嘿嘿”相近。不讀hei,發音介於he與hei之間,二聲。
花——劈,砍
活——使刺痛,發癢。原字作“蠚”,如“活麻”
的——的,讀作“裡”,一聲。
頭——表方位,相當於“裡”“面”。如“屋頭”意為“屋裡”,“墳山頭”裡為“墳裡”。
賊——賊,“賊”字川話中讀zui(嘴),二聲。普通話中zui音無二聲,“嘴”作三聲。
喊——叫。有時用於組詞,如“喊聲”意為“萬一”“如果”;“硬是喊”意為“實在是”
默——心裡暗想。川話中“默”和“麥”讀音一樣,發音介於me與mei之間。如“默一哈”意為“想一下”。
擱——擱,放置。擱:ke(科),異讀現象。不讀ge。
倒——到,四川方言中的異讀。“到”字很多時候讀成“倒”。另外“倒”用在動詞之後作副詞,相當於“著”,如“看
倒”意為“看著”
寒——鹹。四川方言中的異讀。“鹹”讀成“寒”。
抻——伸,讀作“撐”。如“抻懶腰”讀作“撐懶腰”。四川方話中“伸”與“抻”讀音含義相近,都讀作“撐”。
住——做,做事情。異讀現象。如四川方言“做事”要說成“住事”。
安——淹。如“那個人遭水安死了”意為“那個人被水淹死了”。
安——安,安放,擺放,擱置,蓄意。如“把桌子安一哈”意為“把桌子擺放一下”。“安起心”意為“存心”
胡——胡(服)。四川方言hu一律讀成fu。如胡、湖、葫、戶等字均讀成fu,聲調不變。
木——蠢,笨,痴傻;麻木。木:mu,四聲。川話中說“木頭”或“樹木”時反而讀作二聲。只有當變時“蠢笨”的意義
時讀四聲(與普通話一樣)。表示“麻木”的時候可以只說“木”,可讀二聲或四聲均可。
革——割,劃。革:ge,讀時介於ge與gei之間,二聲,而與普通話的ge不太一樣。又寫作“格”。如“他把豬兒一刀兒革
死了”意為“他將豬一刀殺死了”。
折——摘。如“折柑子”意為“摘柑桔”。與古詩“有花堪折直須折”中的“折”字意同。
擇——挑選。擇:ce,二聲。而不讀zhe。川話中無翹舌和不翹舌之分,一律為不翹舌發音(兒話音出外)。
撇——掰,將東西掰斷;或指形狀很彆扭。如“撇菜葉子”意為“把菜葉掰下來”。
孬——很差,孬:pie,四聲。注意不讀nao。如“孬得很”意為“差得很”
爪——踹,蹬,踢,爪:zhua,二聲
爪——啄,爪:zhua,二聲。“爪爪”又指鉤狀的突出物,因鳥嘴一般呈鉤狀。
敲——敲,讀kao(*)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