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部分(第3/4 頁)
體系如此關鍵,使全球化成為一種獨特現象,我們有必要舉出一個現例項子加以說明它是如何工作的。以一個普通的電話機為例,你在紐約拿起電話,給在曼谷的朋友撥號,當你對著話筒說話時,從你嘴裡出來的空氣壓迫話筒的振動膜,振動膜再隨著你的聲音來回振動。振動膜是與一個繞著電線圈的磁鐵連在一起的,當振動膜振動磁鐵,磁場在電線中產生電流,磁場隨著你的聲音振動而波動,因此線圈裡的電流也隨著你的聲音振動而流動。於是從你嘴裡出來的聲音轉變成振動的電磁訊號,隨著你的聲音抑揚頓挫變成波傳送出去。如果你在示波器中觀察過聲音的傳播,對此就會非常清楚了。
如何才能將它轉變成能傳送的位呢?你可以簡單地想象這些電波是在輸電網裡上下波動。你將每個波切成小瓣,量出它的高度,用1或0將其表達出來。例如,一個高為10的瓣可以用11110000表示,11可以用11111000表示,等等。每個1和0分別轉換成一個電路脈衝,當把它們拼在一起時,就成了一個方波,它與類似的聲波不同,聲波就如海洋裡上下振動的波浪,在傳送過程中,很容易受外界干擾,造成失真和變形,方波的傳送僅是1向上0向下,接受裝置很容易收到並能原汁原味地讀出。我們唯一可提出的問題是:它僅是上和下——當從相反的方向看這個波也是這樣。那就是為什麼數字傳送會如此準確,為什麼當你在紐約,從口中或文傳機或計算機傳送出來的像一條直線一樣的1和0,在機器另一端能自動出來一模一樣的1和0。
如果你是位愛說話的人且與你在曼谷的朋友聊了很長一段時間,那麼就有大量1和0的電路脈衝需要輸送,由於技術創造的奇蹟,那些1和0可以被壓縮(計算機界的行話說8x1和8x0,而不說11111111和00000000)現在將我的聲音壓縮成一小塊位,要將它們移動,我們有好幾種方法,最簡單的方法是用波發射,在沒有整理的情況下,1伏特是1,2伏特是0。我們或者可以用發射光波的光纖電纜來移動,光束啟動時是1,結束時是0(光碟就是一張塑膠圓盤壓上鋁鏌,上面挖些洞,洞底表示1,洞邊表示0),你所有的CD機都能向光碟上發出鐳射,讀出1和0,將它們轉換成最初發出的那樣悅耳動聽的聲音。我們或者可以使用無線電波來移動,高調錶示1,低調錶示0。但不管我們選擇什麼方法,其結果都是一次完美的複製。在我給曼谷打電話時,我的聲音可能轉換成光纖上的光波,然後這些光波到達曼谷,進入我朋友的聽筒,由一個將1和0的裝置轉換成一定的電壓,電壓碰撞聽筒上的線圈,就發出聲波。當線圈受到碰撞時,就會產生一個磁場,從而使得磁鐵來回振動,引起聽筒隔膜的運動,然後隔膜壓縮空氣,將我的聲音還原。說變就變!每次都能達到尼葛洛·龐帝的加奶咖啡速凍或溶解的效果。
第四章華爾街在震顫中衰敗(4)
當我說計算機化、小型化、電訊化和數字化表示技術上的革新時,我所指的意思是,它使得全世界億萬人民有可能心心相連,用各種方法交流資訊、新聞、知識、金錢、全家福合影、金融貿易、音樂和電檢視像,從某種意義來說,這些技術是以前聞所未聞的。在過去,如果你住在紐約,而你有個小孩生活在澳大利亞並有了個小孫子,你小孩通常會到外邊去,找個照相機,買幾個柯達卷,照上幾張孫子的相片,然後沖洗出來,放進信封,透過郵局寄給你。如果10天后你能見到你孫子的相片,那就算你幸運了。這種情況已經一去不復返了。現在你的孩子可以用數字照相機拍攝孫子的照片,用數字化技術將它們輸進一個寸塑膠磁碟裡,用數字化技術編到計算機裡,再用數字化技術傳送到因特網上,所有這一切在孩子出生10小時後就能完成。
原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新聞部主任勞倫斯·克羅斯曼精闢地總結了技術民主化:“印刷,”他說“使得我們大家都成了讀者。靜電覆制使得我們大家都成了出版者,電視使得我們大家都成了觀眾,數字化使得我們大家都成了廣播員。”
克羅斯曼還觀察出了另外一個特點:此次全球化與以前的全球化在形式和內容上都有所不同。簡言之,這次技術民主化出現了“全球化生產”。今天,可以說所有的人都成了生產者,而今天的全球化也不僅僅是發展中國家將生產原料運往發達國家,再由發達國家生產出成品,發展中國家再從發達國家買回成品。不!今天,由於技術民主化,各種國家都有可能得到技術、原料和資金,也都有可能成為生產者或合同承包人並親自完成高精技術生產或服務,這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