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第1/4 頁)
作者:孫自筠
宣告:本書由霸氣 書庫 (。。)自網路收集整理製作;版權歸原作者和出版社所有;下載後請在24小時內刪除。如果喜歡;請購買正版。
前言
1996~1997年間,我寫了兩部關於公主的長篇歷史小說:《女皇之女——太平公主》和《始皇之女——華陽公主》,出版時,書名有所改動,前者為《太平公主》,後者為《血濺秦宮——華陽公主》。
此書出版近三年間,有好幾部關於始皇時代的電影電視播映,其中大都少不了一個著名歷史人物高漸離。由於虛構和戲說的成份較重,高漸離身上的豪俠壯烈之氣已被稀釋了許多,與歷史上的他逐漸分離 ,快要變成另外一個人了。因此,有演藝圈中人看了這本書後說:“怎麼,原來高漸離是這樣?”是的,歷史上的高漸離不僅是位技藝精湛的音樂家,更是位熱血滿腔的俠義之士。
書中女主人公華陽公主,因史籍上對她的記載只有那麼短短一段,其結局如何不得而知,但與她的另外十個姐妹在其父死後,通通被五馬分屍相比 ,小說裡寫她與樂聖高漸離經歷一段刻骨銘心的愛情後殉情而死,反倒更值。這當然只是虛構。
歷史小說當然少不了虛構,但應當力求做到大體忠於歷史,保持歷史的主要脈絡和主要歷史事件、歷史人物以及歷史氛圍的基本風貌,不能太離譜,否則 ,毫不顧歷史事實去隨心所欲地割切杜撰,用最先鋒現代人的語言思維和行為方式去捏造古人,搞得不今不古不中不洋,雖然也可能新奇一時,但最終不過是一場笑話。比如說我的《太平公主》被改編成電視劇後就碰上這種事:歷史上一個刁蠻驕橫權欲膨脹野心勃勃的太平公主竟被改編成為一個溫順善良愛情至上識大局顧大體在皇位面前一再退讓的謙謙君子,更有甚者,竟把睿宗李旦當皇帝那兩年的歷史也給改沒了。雖然改編權已賣給人家,怎麼改我無權過問,但歷史不是團爛泥,否則,搞得面目全非支離破碎,如何上對祖宗下對子孫!
藉此書再版機會,發表幾句關於歷史題材文藝作品如何對待歷史的粗淺見解,希望能得到讀者朋友和同行專家的指正。
本書蒙四川人民出版社看重並再版,特致以深深謝意。
第一章女歌星受困臨淄
韓娥,是戰國末期著名的女歌唱家,是我國古代有史可考的第一個女歌星。她的歌聲能讓人哭,讓人笑,能去病消病 ,起死回生……始皇之女華陽公主的傳奇故事就從這位女歌星的歌聲中開始。
戰國時代齊國的都城臨淄,是一個有七萬戶居民的大城市,它不僅是一個繁榮的經濟城市,更是一個著名的音樂之都。在那裡,幾乎人人都會彈琴唱歌。平日,每到傍晚,大街小巷歌聲不斷。遇上年節或喜慶日子,十字街頭,大街兩旁,搭起座座歌臺,臺上擺滿了鍾、鼓、竽、笙、築、箏、琴、蕭……各種樂器。只等日落西山,月上柳梢,在一片燭火燈光中,表演者依次登臺。他們穿著最漂亮的衣服,歡快地敲鐘、鼓瑟、吹竽、擊築。在樂曲的伴奏下,或獨唱、或對唱、或合唱,一曲接一曲,一首又一首,直唱到三星高照,東方欲曉方罷。
在這些琴師鼓手歌唱家中,大都是業餘愛好者,但也不乏專業演員。他們以自己的一技之長,在各個歌臺上演出,除了獲得陣陣掌聲喝彩聲,往往臺下還雨點般向他們擲來錢幣;即使那些癟腳的末流演員上臺,水平不高又連連失誤,臺下觀眾也能報以善意的笑聲或惋惜的嘆息,從未聽到過怪聲怪叫的喝倒彩。因為臨淄人個個都有登臺表演的經歷,嘗過登臺表演的滋味,對演員都特別寬容。他們把錢不僅撒向表演好的音樂家,就是一般演員也能得到豐厚的報酬,感到在這裡謀生要比別處容易得多。於是,這裡不僅聚集了全齊國最優秀的音樂家,就連燕、趙、秦、楚、韓、魏以及外域的音樂家也向這裡集中。一時間,臨淄成了中華大地的音樂中心。
在眾多音樂家中,尤數一位名叫韓娥的女音樂家名聲最響,整個臨淄城無人不曉。只要提起她,每個人都能說出一段聽了她的歌唱後的美妙感受。
使韓娥成名的那次演出是在齊國相國田文府上進行的。
當韓娥剛剛踏上相府那高大輝煌的舞臺時,臺下的觀眾並不感到她有什麼特別。一個二十七八歲的女子,姿容說不上豔麗,衣著也不算豪華,只是眉宇間稍稍露出幾分高貴。一領紫色大氅,頭系一條鮮紅的紗巾,懷中抱著一張築,輕移腳步,緩緩走向舞臺中央。而後,解下大氅,露出紅衣紅裙和衣裙下豐滿的身體。她面帶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