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第3/4 頁)
置崑崙公主,實在是在試探他——為了他的女兒!可見情之一字,不分在家出家,皆是根絕不掉的。
宏道從身上摸出一柄匕首,輕輕一刀,便將套在郭子嶽腰間的天蠶絲挑斷。
郭子嶽跟著宏道走了。走之前,宏道解了月亮的昏|穴,待他們掠出百丈之後,崑崙公主就會醒來。
果然,他們掠出百丈之後,崑崙公主就醒過來了。她一醒過來,就大聲呼喊:“公子!郭公子!”喊不應時,她便四處尋找起來。在四周找了一陣,找不到,她著急得哭了。她和他已經向西拜了天地佛祖,她和他在天上緊緊地抱著任風旋轉,她的Ru房就抵著他的胸脯,她還咬了他的耳垂……天呀!你把郭公子刮到哪裡去了?你沒把我摔死,大概也不會把他摔死吧?
她留意到了挽在手腕上的天蠶絲。她仔細檢視,看出套住郭子嶽腰部的套結已被匕首挑斷。她明白他沒有死,卻棄她而去了。
月亮喊著郭子嶽,在崑崙山中尋找起來……
瀟湘書院圖檔,tearheavenOCR
第十一章 道佛兩教爭為國教
崑崙山全長五千裡,平均海拔五千多米,許多山峰高達七千米左右。東晉人王子年撰寫的《拾遺記》,將崑崙山和蓬萊山一起列為仙山。他記道:“崑崙山的昆陵,其高超過日月。山上共有九層,每層相隔萬里。”後世的科學家當然不會相信地球上真有九萬里長或九萬里高的山,因為一座珠穆郎瑪峰僅高不至九公里,便被視為極難攀登的“第三極”。但是,上古時的地球上究竟有過什麼,後世的科學人實在也很難確鑿肯定的。而在古代,天崇拜導致的高山崇拜,使印度的佛門高人,氣功家,特異功能者,和中原武林高人,不斷地進入崑崙山地區探尋天地奧秘,企求個人奇遇,卻是事實。道佛的大量神仙傳說,都和大山大川密不可分。這一點絕不是武俠小說家的杜撰。
宏道帶著郭子嶽,向著西崑崙山飛掠而去。宏道在前,負手而行,猶如閒庭信步,郭子嶽在後面,卻要盡展輕功,才能勉強跟上。
如此急掠了兩個時辰,來到一座陡峭的山岩前,宏道說:“上有一洞,我帶你上去。”說罷,伸手挽住郭子嶽的腰,雙腳一點,人已向上飛縱而起。這一縱起,竟達六丈多高,勢尤未盡時,他已雙腳一絞,人又繼續向上衝去,再向上衝起三丈多高時,他右腳一跨,已經進入了一個山洞之中。
他放開郭子嶽,向內走去。郭子嶽隨在他身後,跟著進去。
山洞不深,但很方整,猶如一間較長的石室。宏道大師從一處石壁上取下一方石塊,伸手進去,取出一個玉盒。
他開啟玉盒說:“這是易容物品。如今我要易容為一個印度苦行僧,帶你去穆斯神山。”
“穆斯神山?”
“它是崑崙山的主峰之一。高出二千丈之上。貧僧聽佛門高僧傳說,如有龍捲風吹進崑崙山,並化消在崑崙山區,穆斯神山上的四方石城闕,在十日之內,便會颳起東南西北四面風,即四方長空的風同時刮向穆斯神山頂上的四方石城闕。四面風起之後,如若勢均力敵,誰也刮不散對方,四面風便會驟然停止,合而為一,繞石城旋轉而再不離去。由於這四面風是龍捲風化散而成,所以,四面風乃是龍的化身。東風為龍涎,北風為龍氣,西風為龍血,南風為龍精。四面風合而一之後,便成為紫色透明的紅色風暴。它繞石城闕和神山旋轉,猶如一條紫龍,由快而慢,由濃而淡,最後被神山的山體吸收。第二天早上,神山便會漫起濃霧,濃霧中飽含的紫色水珠,乃是崑崙山的地靈之氣,吸飽了龍捲風所生化的龍涎龍血龍氣龍精四風之後,所生成的血色甘露。”
“血色甘露?崑崙山果真有什麼血色甘露?”
“是呀!你聽說過?”
“聽精絕國王說過。不過他又說,自從神山的血色甘露乃被紫瑰盆,風松石和火玉吸光後,三寶散失,血色甘露也就沒有再生出過。”
“這也是傳說之一。不過既然巨龍捲風從千里之外勢猛而來到崑崙神山,咱們可不能放過機會不去試試。貧僧在這崑崙山一帶,時不時前來藏上一陣子,其實也正是為了得到血色甘露。”
“那好,你易容之後,咱們就去神山。”
“貧僧只為自己準備了一隻玉杯收取血色甘露,你得另找一隻。”
()免費電子書下載
“就著草木上的露珠吸食不行麼?”
“不行,這血色甘露要採集在一起,它會逐漸地由淡如紅水而變得濃如鮮血。猶如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