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部分(第2/4 頁)
大軍還朝之後,隆興帝一直沒有提審以哈赤丹為首的俘虜們。只是將他們嚴密的押起來,除了最可靠的心腹之外,再沒有什麼人能知道這關押之處。這一關,就過去了將近一個月。
太子見父皇遲遲不提審問俘虜以及謀反諸人之事,一日便問了起來:“父皇,不知何時提審一干人犯?”
隆興帝笑笑道:“不急不急,等萬壽節過了再說。”
太子一愣,還有一個多月才到萬壽節,而且隆興帝已經發了明旨,於萬壽節禪位於太子莊耀。難道父皇想把這些人留給自己處置?
看到兒子錯愕的眼神,隆興帝笑了。他站起來鬆了鬆筋骨,走下來拍拍太子的肩膀笑道:“耀兒,只加恩不立威是不夠的。”這話已經說的再明白不過了,太子立刻跪下說道:“謝父皇為兒臣這般費心謀劃!兒臣著實惶恐!”
隆興帝笑著說道:“看你,都是做爹的人了,還這般孩子氣,盡說孩子話,快起來吧,去把摺子批了,朕去園子裡走一走。”
太子忙道:“父皇,兒臣陪您。”
隆興帝擺擺手道:“不用。”然後又指著那兩個尺多高的摺子笑著說道:“那些就夠你忙的了。快批吧,要不越積越多。”
太子恭送隆興帝走出御書房,回頭看看那厚厚的摺子堆,不免長長嘆了口氣。其實若他有的選,他真不想當這個太子,也不想做皇帝,他從來都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可誰叫他是嫡長子,底下成器的兩個弟弟一文一武俱是俊傑,卻又都不諳帝王之術,他們只能做輔國的良將良相。“唉,認命吧!”太子在心裡對自己說了一句,將上前拿了一疊摺子回到自己的桌旁坐下,用心的批閱起來。
在萬壽節到來之前,無憂有兩件大事要操辦,第一就是操辦杏雲縣主程靈素的婚事。原本毅國公府想將婚期訂在去年年底的,可是不想連番遇上隆興帝伏龍山遇襲,柔然軍大舉入侵等事。莊煜和無忌都出徵了,所以程靈素便悄悄寫信給魏玄,請他將婚期推遲到大軍凱旋之後。這樣她就能幫著無憂照看睿王府和忠勇郡王府兩座王府,多少能為無憂減輕一些負擔。同時也能讓無憂不必在這段時間裡再為她的親事操勞。
魏玄接信後立刻去向長輩提出等大軍還朝之後再舉行婚禮。雖然毅國公夫妻和魏玄的孃親都盼著早些把靈素迎娶回來,可她們都不是不通情理之人,立刻痛快的答應的魏玄的要求。
毅國公早年也是上過戰場的人,他對戰局有自己的看法,便親自圈定了三個日子,命官媒去向程老太醫請期。萬壽節前的這個日子,就是毅國公選定的第二個日期。
程太醫拿到日子,自是要問問無憂靈素的意思。因那時無憂已經得了莊燭從軍中寫來的家信,知道若沒有意外,大軍能在四月之前班師,便建議選第二個日子。程靈素當然沒有別的話,羞喜的應了下來。她心裡也清楚,魏玄都十八了,自己年紀也已經不小,再不成親真的說不過去,她也得想想魏玄長輩們的感受。
定下婚期,無憂當然要去宮中回稟的,皇后想起無憂曾經進說過靈素家中的特殊情況,便頒下特旨命杏雲縣主從睿郡王府出閣。這麼做一來能給程靈素做臉提高她的身份,二來也是給程靈素那拎不清的孃親一個嚴重警告,讓她不敢在靈素出閣之時再鬧出什麼丟人敗興之事。
接到旨意之後,靈素的孃親賴氏縱然滿心不甘,卻也真的不敢鬧事,她其實知道公公與丈夫的底限在何處。若真鬧的狠了,等靈素大婚之後,她鐵定會被休回孃家。這是賴氏死活都不能承受的。
大婚之日很快就到了,這一日,睿郡王府張燈結綵喜氣洋洋,全福奶奶是由刑部尚書馬大人的大兒媳婦徐氏擔當,徐氏父母俱在兒女雙全,又是個極靈透之人,五品安人的身份也不低,由她做靈素的全福奶奶再合適不過了。
徐氏為靈素上了頭,口中的吉祥話兒一串一串的流出來,惹的圍觀之人沒口子的叫好,羞的靈素不必點胭脂便已經兩頰飛霞了。
靈素打扮停當之後,吉時也差不多要到了,此時前來迎親的魏玄闖過睿郡王府與忠勇郡王府兩府聯手設下的攔門三鬧,踏入了睿郡王府的大門。其實原本魏玄原本沒那麼容易闖過去的,是親自出馬護送九弟前來接親的毅國公世子對率眾攔門的無忌低低說了一句話,無忌便立刻手下留情放水了,要不然魏玄且別想輕輕鬆鬆的過關。後來莊煜笑問當時毅國公世子都說了什麼,可無忌卻漲紅著臉死咬著牙,一副打死也不說的架勢,莊煜一看便什麼都明白了。
就在魏玄已經來到喜樓下之時,樓上突然暴出一聲悲切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