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第2/4 頁)
管家,但過去沒嫁過來的時候,好歹家裡也管過幾個下人,又懂人情熟世故,加上李志高買了這個宅子之後,為了方便給老太太治病,早就把老太太給接了過來,這樣讓張氏當管家,可以很方便的讓下人伺候,也是各種方便。
如此一來,劉潤生一家,就等於成了李志高的家人了,從此以後,劉潤生負責李志高外面的事兒,劉潤生老婆張氏則負責李志高內宅的事兒。雖然這麼一看好像有點隱患,畢竟李志高身邊的人都是劉潤生一家在操辦,而且還沒簽什麼賣身契,不能算自己的家奴,但目前李志高也沒有別的貼心人了,只能先相信劉潤生一家的人品,等以後看情況再說。反正至少目前看來,劉潤生一家還是比較可靠的,總比隨便找個不熟的人要好。
把這一切搞定之後,李志高又專門把一處隱秘的庫房讓人給收拾出來,然後就把這裡劃作禁區,規定這裡除了自己,平時誰也不許進去,哪怕劉潤生等人也不行。這麼做好之後,才在半夜裡悄悄地在這個騰出來的大倉庫裡,把空間裡的東西抽空吐了出來。
就這樣,李志高總算是在這個世界有了一個還算不錯的走貨落腳點了,雖然隱秘性不算太好,但好歹也是差強人意。
第二天天一亮,李志高就吩咐關了外面的鋪子,然後指揮著家丁奴僕以及鋪子夥計開始忙活著改造鋪面內部的裝潢,當然也沒那麼麻煩,主要就是把原先的擺設都給搬空,讓房子的空間給空出來。
事情很簡單,李志高不打算繼續賣綢緞,他打算把鋪子改造成一個百貨商場,然後把自己帶來的產品挑出一些樣品擺在外面,以此來開啟門做生意,做長久的生意,但這樣一來,原先綢緞鋪的擺設就不合適了,得另外安排。
就這樣,經過一番閉門折騰,花了三天時間後,李志高終於在縣城裡悄然開起了自己的第一家百貨商店——精品百貨。
開業當天,照常是放鞭炮,舞獅子,附近各家商戶也都提前送了拜帖,一切都照足規矩。
李志高前段時間到處找富商賣貨,加上他的貨都是質優價高的洋貨,所以最近也算在太平府的商界出了點小名氣,因此開業當天,除了有不少本地商界人士來捧場,一些洋人也跟著來道賀。當然,因為是開啟門做生意,除了道賀的人,也有一些逛街的人過去瞧稀罕,甚至當天恰好本地的知府跟縣令的夫人相約出來逛街購物,一大票的人遇到這種情況也跟著來湊了下熱鬧,倒是讓開業場面顯得人氣很旺。
一開始,來道賀或者說來瞧稀罕的人只是湊個熱鬧,但等所有人進來之後,都是眼前一亮,大呼不虛此行。
李志高的精品百貨,不是按照超市模式,而是按照百貨商場模式來規劃的,也就是分門別類的劃分不同的商品區,然後在商品區中放著一排排李志高抽空從現代社會帶過來的玻璃櫃臺,櫃檯裡面擺放著用精美絨布盛放的不同貨品,櫃檯後面則都站著一個年輕的售貨員。
比如說機械錶,就專門在鐘錶專區的玻璃櫃臺裡,其它鋼筆、不鏽鋼產品,都擺放在日用品專區櫃檯,化妝品擺放在化妝品專櫃,抗生素藥品之類的則擺放在藥品專櫃。
由於這時代的房子採光不行,所以店鋪裡為了提供更好的照明,每個玻璃櫃臺四個角的上方,都會弔一盞煤油燈,也就是說一個玻璃櫃臺四盞煤油燈,這些燈哪怕是大白天也點著。
為了防止煙熏火燎,每一盞煤油燈都有專門的煙道,直接排到房子外面,而為了讓光線聚集到下面以及防止燈光刺眼,煤油燈都設定了一個漂亮的圓錐形燈罩。
燈罩裡面是反光板,下面出光的地方還有一層弧形的透鏡,透鏡外面還有一層乳白色磨砂玻璃,如此一來,裡面煤油燈的光芒就會聚集向下照射,透過透鏡聚集發射的光芒又會被磨砂玻璃過濾,從而讓光線在集中的同時,變的更柔和。而這四盞探照燈,都是按照某個角度把光射向玻璃櫃臺,讓玻璃櫃臺成為聚光點。
只是這麼一個巧妙的小安排,就讓玻璃櫃裡的東西顯得更加清晰,且比自然光下更好看,有一種尊貴之感。
自然了,燈罩都是李志高從現代弄過來的,本來就是柔和型聚光罩,只是把裡面的燈泡換成煤油燈而已。
除了這些巧妙的設計外,這裡的售貨員也很有特色。
售貨員分男女,男的都是穿黑皮鞋黑西褲白襯衫黑馬甲,外加紅色領結白手套,頭髮洗的乾乾淨淨而且還打了髮乳,顯得一副乾淨幹練的洋派服務員打扮;女子的穿著也是一樣,只不過髮型有所不同,外加臉上都塗脂抹粉,倒是比男服務員更多了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