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部分(第3/4 頁)
革命黨沒抓到多少,反倒讓地方上亂了起來。
本來最近的米價就騰貴,物價不斷飛漲,老百姓日子不好過,很多地方官這次又藉口抓捕革命黨,開始到處找藉口開捐納稅亂抓人,引起了一系列的不滿跟反抗。
如浙江嘉興就有肉商抗捐罷市,豆腐業罷工,還搗毀了警局,蕪湖發生了搶米風波,死傷十幾人等等等等。
近在咫尺的蕪湖都發生了動亂,這讓太平府也是大為警惕,雖然太平府暫時還沒發生什麼搶糧食罷工之類的動亂,但知府大人依然下令全城戒嚴,白天晚上的派出巡防營的官兵出去到處巡邏,對待可疑分子二話不說就去盤問,哪怕是洋派打扮也不成。
不止本地巡防營官兵開始戒嚴,由於人手不足,就連駐紮在本地的長江水師官兵也開始配合著派出人手幫著戒嚴,到處都是一派風聲鶴唳。
但也正因為這番戒嚴,導致大批巡防營的警察保安隊都出去巡邏了,甚至還有很多出城去打秋風,不對,是出城抓捕革命黨了,因此在精品百貨的保衛力量就有所減弱,至少巡防營警察保安隊每天過來巡邏好幾遍的事兒不再有了,只有那些站崗看門的警察還依然如故。
這樣一來,看似戒嚴了,但具體到精品百貨來說,防衛力量反倒是減弱了。
看到這樣一個機會,原本就因為眼紅精品百貨的財貨而聯合在一起的太平府各個幫派組織,立刻就決定趁機下手,打算渾水摸魚,先搶了精品百貨再說。
這些幫派組織大都是城裡的會道門組織,對當地熟門熟路,只是搶東西,只要快進快出,應該不會有問題。他們是這麼想的,也是這麼做的。
這些人很聰明,他們先是在一個傍晚快黑天的時候,派人假扮革命黨,去城外襲擊人數比較少的巡邏的巡防營官兵,並且還到處放火,搞的聲勢頗大的樣子。
得到這個情報後,知府大人果然上當,先是急急忙忙調動巡防營的官兵守護自家宅院,在聽到是城外在鬧,並且革命黨人數也不多之後,立刻又急急忙忙派出馬隊過去,要抓捕這些無法無天的革命黨領賞。然而就在這些巡防營的一支兵離開城市一段時間之後,在城裡的人終於發動了。
這些人都蒙著面,趁著城裡兵力不足的空當,迅速分成兩撥。
一波聲勢浩大的作勢衝擊知府衙門,搞的好像是革命黨趁機在城裡造反的樣子,吸引官兵注意力。
另外一撥主力,則迅速衝進了精品百貨,然後見人就殺,很快就把一些還流連不去的顧客給殺怕嚇跑了。這波人清場之後,他們一鼓作氣衝進後院,開始挨個屋子的搜刮,一點也不拖泥帶水。
本來他們衝進宅院,特別是衝進禁地所在的庫房重地後,本以為會有很多金銀珠寶,誰知道搜來搜去,也就只找到一些貨物以及不到三萬大洋的銀元。
那些貨都是剩下的庫存,銀元則是用來週轉的零錢,至於本來應該存放的大量黃金珠寶,則早就被李志高轉運去現代社會了。
雖然大頭的黃金珠寶沒搶到,但有近三萬大洋,還有一些稀罕的貨物,那也是不錯的。儘管三萬大洋是很沉的一筆貨物,不如黃金好拿,但他們人多,又早有準備,外面就有多輛大車備著,搶了東西就往上放,放滿了就立刻走,整個一流水化作業,十分的順暢。就這樣,在官兵反應過來之前,他們已經把所有錢財洗劫一空,並消失的無影無蹤。
值得慶幸的是,那夥賊人良心還不錯,或者也怕惹毛了洋人,所以沒有放火燒宅子,也沒有殺傷宅子裡的家丁奴僕,最多是剛開始出於恐嚇立威,殺過幾個來此採購的顧客而已。從這點看,他們之中有人是心思十分縝密的,知道洋人的錢可以搶,但洋人的人不能殺。
整個過程十分迅速,這些蒙面盜賊搶了東西后,立刻化整為零,迅速逃竄出去,然後就再也沒了音信,自然,那些佯攻知府衙門的所謂“蒙面革命黨”也迅速逃走,等如臨大敵兼讓人嚴防死守的知府大人發現不對,確認對方的確退兵之後,那已經是很久以後的事兒了。
之後,知府王永霓才如夢初醒,知道中計了,明白那些人根本不是要對付自己的革命黨,而是想搶錢的賊人,他們是派出小股部隊大造聲勢,把自己給嚇住了,調動所有人去護衛,這才趁機把精品百貨給搶了。
想到在自己的地盤被人給這麼狠狠耍了一頓,顏面盡失不說,權威也跟著受損,再想到賊人搶的東西里也有自己的一份子,王永霓立刻就心疼的不行,緊接著就是火冒三丈,嚴令巡防營限期破案。
然而要破這樣的案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