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部分(第2/4 頁)
了門來。吳二嫂和自家住鄰居也有幾年了,因為幾年前死了男人,獨自一人帶著七歲的兒子小寶兒過活,很是不易。但是她為人剛強能幹,加上平日裡鄰居們多少幫稱些,也將就熬了過來。
如今這麼不顧禮節的出聲打斷自己母女的談話,恐怕是極希望能進府裡,有個溫飽之地的。細細想來,她們母子的情況倒也符合夫人的條件,春分的眉頭也就慢慢舒展開了,吳二嫂見她臉色鬆動,連忙把東西放到桌子上,也顧不得大小輩分,直接過來跟春分見禮,連聲道歉,“大姐兒啊,嫂子在門外聽了你們母女的私房話,是嫂子不對,可是,你也知道嫂子和小寶兒過的啥日子,如今聽了你那主家能吃飽喝足,還給銀子,怎麼能不心急。求你看在咱們多年鄰居的份兒上,幫嫂子和你主家說說,收我們娘倆進府怎麼樣,我會廚活針線,小寶兒也能跟著那個小公子當個小廝啊。”
春分不肯託大佔她便宜,同樣還了她一禮,說道,“二嫂,你剛才都聽清楚了嗎,二十兩賣身銀是不少,但是我們夫人交代一定要籤死契的。你還是好好考慮一下吧。畢竟小寶將來,萬一有了出息,這個奴籍就是個枷鎖。”
那吳二嫂嘆了口氣,“死契也籤,我一個寡婦也沒指望小寶兒能考科舉光宗耀祖,只求平安把他養大就好。如今碰得個主家也是寡居之人,實在是再沒有更合適的機會了,當然要籤。”
春分見她堅決,只得說,“那好吧,二嫂,你回去再考慮一下,如果還是想跟我走,那明早就到我家來吧。”
“謝謝,太謝謝你了,大姐兒。明早兒我一定到。”吳二嫂連聲道謝,然後像是生怕春分反悔一樣,急忙跑回家去了。
孫劉氏從頭到尾都沒有說一句話,一直盯著二女兒出神,此時,拉過大女兒的手,說,“大姐兒,你把你二妹妹也帶走吧,咱家太苦了,她一個十二歲的女孩子,長到這麼大,還沒有一件像樣的衣裙呢。跟著你到主家去,吃穿不愁,還有你照料,娘也放心。咱家又窮,就算她留在家裡,我也拿出不出嫁妝,最後為了你弟弟妹妹還是得把她賣掉,那時能不能也像你碰到個好主家就說不準了。”
二丫聽姐姐和娘提起她,放下衣裙過來,急聲說道,“娘,我不走,你病著,我走了,誰洗衣服做飯啊,還有小弟小妹,誰照料呀?”可惜,孫劉氏打定了主意,只是咬著牙不鬆口。
春分細細問了她孃的病情,知道只是因為惦記她才越發厲害的心病,也就同意帶妹妹一起回去。她心思細膩,晚上睡不著時曾仔細考慮過,夫人出手大方,待奴僕們都很寬仁,今年府裡進項最少也該有六七千兩,她們每人年底都能拿到十兩左右的賞錢,再加上妹妹的賣身銀子,明年開春就能買上二畝好地,以後家裡糧食就有了保障,起碼餓不到肚子了。
當下拉了妹妹出去,一起洗衣服,準備做晚飯,等晚上見了爹爹,又把這打算和他說了一遍,她爹爹是個老實人,平日裡凡事都聽她娘拿主意,當然也同意了。
一家人就著那兩盒點心吃了頓好飯,擠著住了一晚,第二日開門就見吳二嫂領著小寶兒站在門口,一副生怕春分扔下她們娘倆先走的架勢,春分只得把她們迎了進來,一起喝了兩碗包穀面粥,對付著啃了個幹餅,然後掐著時辰到路邊,等著木三木四趕馬車過來接。
她本以為自己帶了三個人就很多了,沒想到冬至比她還厲害,足足領了八個人,好在,木三多僱了輛馬車,其中三個年輕男人才和她們分開坐,不至於擠在一輛車裡尷尬。因為路遠,需要儘早上路,來不及細看,春分辭別了父母和弟妹,就帶著妹妹和吳二嫂母子擠上了馬車。
一路上搖搖晃晃,終於在日落前趕回了府裡。春分冬至忙著去夫人那裡消假,就把她們帶來的人都交給了郭嬸和管家處理。
木艾剛去過西院看望老太太,碰巧那潑婦顧氏不在,老太太說她去河邊洗衣了,然後又拉著木艾說了顧氏這幾天的許多優點,諸如早晚問安了,飯食安排得精心了,還有這天天去河邊洗衣了之類。稍有些急於改變木艾對顧氏的壞印象。
木艾面上微笑應著,心裡實際上真有些不以為然,顧氏做的這些事,是誰家兒媳都必須做的,沒有理由別人做了是應該,到顧氏這裡就成了優點,況且,她也不認為殘廢了一條右臂的人能幹什麼活計。
這隻能說,是老太太對顧氏的期望值太低了,所以但凡她做了一點兒正常事都會被老太太無限放大。不過,倒是可惜了太太一片心,她和顧氏是不可能相處愉快的,試問有誰能對一個時刻惦記自己家產的潑婦交心,特別是被惦記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