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部分(第1/4 頁)
在那年頭,錦衣衛上門,基本都沒有什麼好事,楊一清立刻站了起來,腦海中緊張地思考著應對的方法。
可這位錦衣衛看來是見過世面的,他沒有給楊一清思考的時間,也不廢話,直接走到楊一清的面前,嚴厲地高喊一聲:
“上諭,楊一清聽旨!”
楊一清慌忙跪倒,等待著判決的到來。
“欽命!楊一清,起復三邊總制!”
魂都走了一半的楊一清定下了神,腦袋是保住了,還成了二品大員。
而宣旨的錦衣衛此刻已經變了一副嘴臉,滿面春風地向楊一清鞠躬:
“楊大人,恭喜官復原職,如有不敬,請多包涵。”
要知道,幹特務工作、專橫跋扈的錦衣衛有時也是很講禮貌的,至少在高階別的領導面前總是如此。
楊一清拍拍身上的塵土,他已經意識到了這一任命隱含的意義。
李東陽,我們約定的時刻終於來到了。
他轉進內室,準備收拾行裝。
可是笑臉相迎的錦衣衛卻突然站了出來,攔住了他的去路。
“楊大人,就不用收拾行李了,即刻出發吧,軍情十分緊急!”
楊一清呆住了:
“軍情!?”
“是的,楊大人,安化王叛亂了。”
安化王朱寘,外系藩王,世代鎮守寧夏,這個人其實並不起眼,因為他祖宗的運氣不好,當年只攤到了這麼一片地方,要錢沒錢,要物沒物,連水都少得可憐。
樹挪死,人挪活,待在這鬼地方,天天吃沙子,他早就想換塊地方,可誰也不肯跟他換,他也想到北京去,但朱厚照先生雖然愛玩,卻還不傻,虧本的買賣是不做的。
急於改變命運的朱寘不能選擇讀書,只能選擇造反,可他的實力太差,造反就是自尋死路。關鍵時刻一個人幫了他的忙,給他送來了生力軍,這個人就是劉瑾。
劉瑾又犯了老毛病,由於文化水平低,他總是把問題想得太簡單,整理軍屯雖然看上去簡單,實際上卻根本實行不了。要知道,那些佔據土地的可不是一般土財主,他們都是手上有兵有槍的軍事地主。
這種人我們現在稱之為軍閥,接到指令的地方官只有幾個打板子的衙役,又沒有武松那樣的厲害都頭,除非是喝多了神志不清,否則誰也不敢去摸這個老虎屁股。
地是收不回來了,但是按照規定整頓土地後,應該多收上來的糧食卻是一顆也不能少。百般無奈之下,官員們只好揀軟柿子捏。
軍閥欺負我們,我們就欺負小兵。就這樣,那莫名其妙多出來的公糧壓在了苦大兵的身上。
而大理寺的周東就是欺負士兵的官員中,最為狠毒的一個,他不但責罵士兵,還打士兵們的老婆。
這就太過分了,寧夏都指揮使何錦義憤填膺,準備反抗,正好朱寘也有此意,兩人一拍即合,發動了叛亂。
由於這件事情是劉瑾挑起來的,加上劉瑾本身名聲也不好,他們便順水推舟,充分使用資源,定下了自己的造反理由——殺死劉瑾,為民除害(這個口號倒沒錯)。
事情出來後,劉瑾急得不行,畢竟事情是他鬧出來的,責任很大,人家還指明要他的腦袋,他立刻派人封鎖訊息,並找來李東陽、楊廷和商量。
李東陽和楊廷和先對事情的發生表示了同情和震驚,然後明確告訴劉瑾,要想平定寧夏叛亂,只要一個人出馬就可以了。
不用說,這個人只能是楊一清。
“那就是他了,快派人去叫他即刻上任!”關鍵時刻,啥恩怨也顧不上了。
楊一清就此結束了閉關修煉,重新出山。
按照明代規定,但凡軍隊出征必須有一個監軍,而這次擔任監軍的人叫做張永。
張永成為了楊一清的監軍,對此,我一直有個疑問——這個天才的主意到底是誰提出來的?為此我還專門在史料中找過,可惜一直未能如願。
劉瑾將在這對黃金搭檔的幫助下一步步走向黃泉之路。
張永,保定人,原先是“八虎”之一,此人脾氣暴躁,而且專橫跋扈,有時候比劉瑾還要囂張。
但張永還是比較有良心的,他覺得劉瑾乾的事情太過分了,經常會提出反對意見。
對於這種非我族類,劉瑾自然是不會放過的,他決定安排張永去南京養老。可惜這事幹得不利落,被張永知道了,
下面發生的事情就很能體現他的性格了,張永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