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部分(第2/4 頁)
是燕王朱棣,剛剛進府就直奔王妃居住的坤德殿而去。
朱棣十六歲時便娶了中山王徐達的長女徐儀華為妃,至今已有十一年之久。徐儀華美麗溫柔,聰慧賢淑,婚後二人舉案齊眉,朱棣很敬重自己這位嫡妃,至今都未另娶側妃。
來到坤德殿門口,裡面傳出聲音,朱棣微微一愣便放慢腳步聽著裡面的動靜。
一個微顯蒼老的聲音響起:“王妃娘娘,今年年初北伐大軍屯軍通州,後經北平城進攻慶州,其間咱們燕國提供軍糧二十萬石,大大超過了原先的計算。”朱棣微微一愣,聽出這是王府長史劉韜的聲音。
另一個低沉的聲音說道:“王妃娘娘,王爺一向本著寬仁治民的政策,燕國內所有百姓,在上交賦稅的前提下,每戶每年都會得到五斗糧食的補助。但今年北伐燕國消耗巨大,臣略略估算,恐怕撥不出那麼多糧食了。”這是王府典簿葛誠。
朱棣皺了皺眉,北伐巨大的消耗在他的計算之內,但卻沒想到對自己的封地影響如此之大。
沉默了片刻,朱棣剛想邁步走進去,卻聽見一個清脆的女聲響起,正是王妃徐儀華,她聲音沉穩溫柔:“二位大人所慮我都知道了,只是殿下外出尚未回府,況且殿下為北伐之事操勞良久,實在不宜在讓他為這等小事煩心。”
徐儀華略一停頓,劉韜蒼老的聲音便響起:“王妃娘娘,北伐之事自然是大事,但後方錢糧之事也不可等閒視之啊。老臣懇請娘娘轉告王爺,事不宜遲,應早早拿出解決的方案。否則拖延下去,恐生禍事。”
徐儀華的聲音再次傳來,依舊是沉穩溫柔,沒有絲毫慌亂:“老大人所言甚是,這社稷上的大事我一個女流之輩也插不上嘴,但這王府裡的家常小事我還是說了算的。我有一計,不知二位大人可願一聽?”
那兩人的聲音一起傳來:“請娘娘賜教,臣等洗耳恭聽!”
徐儀華輕笑一聲說道:“燕王府每年俸祿裡的糧食達五萬石之多,拋去分發給王府上下官吏的俸祿餘下來的糧食也依舊綽綽有餘。待會兒我便傳王府的點倉正使過來,待我問清楚府裡的存糧之後再作打算,如果不夠,我會命典膳節約用糧,除了殿下的伙食,全府上下以我為首一切從簡。二位大人意下如何?”
二人待要回答,門口卻傳來一個清朗的聲音:“就這麼辦吧!”屋子裡的人下意識的向門口看去,只見一個一身墨綠色長袍的青年負手而立,英俊的面孔線條剛毅,不是朱棣又是誰。
屋裡的人立刻跪下行禮:“參見王爺,王爺千歲千歲千千歲。”
徐儀華也起身走到朱棣面前,輕輕行禮道:“殿下回來了?”
朱棣原本清冷的面容在徐儀華走到跟前的瞬間變得溫和,他臉上露出笑意,點頭道:“嗯,回來了。”他扭頭對跪在地上的大臣和下人說道:“都起來吧。”
“謝王爺。”
朱棣伸手拉住妻子的手,走到正中座位上坐定,抬頭說道:“王妃和二位大人適才所說本王都已聽到,事情原委本王也已知曉。”
劉韜拱手說道:“如此,還請王爺早做定奪。”
朱棣輕扯嘴角說道:“王妃適才不是已經替本王說了?二位大人且去傳本王的命令,著燕王府點倉正使清點王府庫存錢糧,拋去今年王府上下的用度,餘下全部用來彌補北伐提供的錢糧。如若不夠,今年王府上下包括本王在內,膳食一率從簡。”
此言一出在場之人都是微微一愣,徐儀華立刻勸阻道:“殿下,您是金玉之體,膳食不可縮減……臣妾認為……”
她話還沒有說完,朱棣就抬手製止了她:“不必多言,本王身為藩王,便該當事事以轄地百姓為先。況且只是撥出多餘的部分,平日的膳食太過奢華,也是時候改改王府上下過於奢侈的風氣了!本王治下一向嚴謹,更當嚴於律己,如此上行下效,方可造福社稷。”
劉韜聽完這話立刻感動的行禮道:“王爺有此心,實是我朝社稷之福,百姓之福。王爺旨意老臣這就去辦。”
朱棣頷首示意:“有勞二位大人了。”
劉韜和葛誠一同拱手行禮道:“臣等告退。”說完退出了坤德殿。
目送二人離開後,朱棣揮揮手叫屋內的下人們退了出去,他扭頭凝視著身旁的徐儀華,一時無話。
眼前這個女人已經退去了大婚前初見的青澀,一晃神的工夫,朱棣彷彿又見到十多年前那舉止得體卻難掩一臉青澀的少女。
如今十年過去,曾經優雅得體的將門千金早已出落得愈發儀態萬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