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部分(第2/4 頁)
裂攝政”一事,鳳囚凰狠下決心,對鳳家展開了一場大清退,九成以上的鳳家人被清退出大晉官場。
如此霹靂手段,搞得大晉人心惶惶,鳳囚凰卻是不為所動。
青鸞背叛的負面影響還在繼續發酵,或許鳳囚凰自己還沒感覺到,她的性情已經在悄然改變,變得更多疑,也更加狠辣,出手無情。
在中原行省,大夏內閣首輔姜尚親自坐鎮,安撫前大漢舊臣,保境安民,為了彌補豹韜軍強行徵收軍糧的過錯,朝廷決定免去中原行省一年賦稅。
如此,民心大定。
一半以上的大漢舊臣已經被交流至其他行省任職,其他行省的官吏也流入中原行省,帶來大夏的體系,貫徹朝廷政策。
於此同時,韓信率領的豹韜軍也已回到洛陽城。洛陽,將是豹韜軍新的總部所在,負責拱衛整個中原行省安全。
在京都城,歐陽朔親自坐鎮,具體事務則由北疆總督韓琦負責。
隨著清王室被髮配至呂宋行省,塵埃落定,京都城的清朝官吏終於放棄一切妄想,乖乖配合總督衙門,完成對京都官場的大洗牌。
一干王公貴族也被髮配至南疆各行省,終生不得踏入北疆。
在荊楚大地,大周王朝已經完成撤離,整個行省盡入大宋之手。至此,大宋一躍而起,成為npc王朝中疆域最大的一個王朝,一時風光無限。
大宋王朝也成為僅次於大夏的最大贏家,不費一兵一卒,就撿了一個天大的便宜,讓秦始皇跟唐太宗兩位帝王羨慕不已。
相比之下,大明王朝接收東海行省的程序就要曲折很多。
一則江南戰事還處於膠著階段,四十萬明軍被拖在前線,無法返回建業。沒有這批大軍做後盾,朱元璋也沒底氣接收東海行省。
大周的態度很明確,霸王軍不回到江南行省,絕不割讓東海行省。
眼見一週過去,大夏軍在邊境不斷攻城略地,從一開始侵佔哨崗,到攻佔堡壘,這兩天已經發展到,利用大炮攻打邊城了。
朱元璋有苦難言,偏偏又不敢發作。
放棄荊楚行省之後,大周王朝重新站穩腳跟,擁兵八十餘萬,不是大明能正面撼動的,只有不斷派出使節,催促霸王軍儘早返回霸王城。
為此,朱元璋甚至願意自掏腰包,承擔霸王軍的傳送費用。
二則東海行省在大周有著戰略地位,大周兩大艦隊之一的海州艦隊,總部就設在東海行省的海州港,同時還在申城港等港口建有海軍基地。
要海州艦隊撤離東海行省,絕非一朝一夕之事。
偏偏朱元璋又生性多疑,斷不願讓大周海州艦隊駐紮在東海行省,為了這事,雙方來回扯皮,至今還沒個定論。
割地一事,就這般拖延下來。
期間,秦、唐、宋、明以及週五國,頻頻互派使節,密謀共同對抗大夏之事,一個比六國聯盟跟牢固的聯盟,正在組建成型。
除了中原大地,華夏區其他地界也頻頻爆出大新聞。
在蜀地,蜀漢王朝只能用“苟延殘喘”來形容,在大夏的封鎖政策之下,成都郡徹底與世隔絕。就連帝塵在成立聯盟時,都沒考慮蜀國。
隨著糧草減產,成都百姓的日子越發艱難起來,連吃飯都是問題。
大夏朝廷不失時機地發出一封勸降書,直言:“久聞蜀王愛民如子,自此成都郡困頓之時,還請蜀王拋卻個人榮辱,歸降於夏,還成都百姓一個太平。”
勸降書一下,劉備自然是被羞的無地自容。
就算如此,深諳《厚黑學》的劉備還是不願放棄,苦苦熬著,就是不主動投降。劉備不降,蜀漢百姓可是扛不住。
先是成都玩家大量外逃,除超級行會【老君觀】自知不受大夏待見,投了大周,剩下的基本都前往大夏定居。
成都街頭,已經很少能看到玩家身影,一下變得冷清起來。
跟著就是百姓,尤其是家裡斷糧的,朝廷又無力救濟,只能就近逃進大夏蜀地行省。
歐陽朔指示蜀地總督田文鏡,一定要做好百姓安置工作,以此為契機,吸引更多的蜀漢百姓到蜀地行省定居。
只要掏空成都郡的百姓,蜀漢王朝就是一個空中樓閣。
到了蓋亞六年的下半年,不獨是百姓,就是商人、士紳,乃至官吏,都開始外逃,視成都為洪水猛獸。
任誰都知道,蜀漢王朝撐不下去了。
如果有可能,歐陽朔還是願意和平拿下蜀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