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1部分(第2/4 頁)
,這是一個明智的選擇。
在這個節骨眼上,為了實現更大的戰略意圖,歐陽朔是必定會對阿拉伯國王封官授爵,以達到收買人心的目的的。
而隨著阿拉伯帝國投降,大夏距離一統亞洲,只剩下西伯利亞地區。
…………
五月十八日,京師。
因著出征在即,趁著還有最後一點時間,歐陽朔快刀斬亂麻,迅速敲定對阿拉伯帝國的處置方案。
整個阿拉伯帝國被切割為三大行省,納入西亞都護區。
其中最核心的一個行省,被直接命名為阿拉伯行省,由原阿拉伯國王出任行省總督,算是對其主動投降的獎賞。
剩下的兩個行省的總督,一個由阿拉伯帝國本土大臣出任,一個從大夏本土的一位郡守升任。
原阿拉伯帝國的舊臣,大多也都獲得重用。
歐陽朔這麼做,自然是想在最短時間內安撫民心,穩定西亞局勢。
當然,對阿拉伯帝**隊的處置,就沒這麼溫和了。
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大結局
阿拉伯帝國,號稱一百五十萬大軍。
這當然只是一個數字。
根據前線給出的情報,阿拉伯帝**隊不僅裝備落後,而且缺乏訓練,紀律鬆弛,更無實戰經驗,是一支名副其實的弱旅。
歐陽朔下令,直接裁汰五十萬人,安排退役,用以補充阿拉伯地區的勞動力缺口。再轉隸五十萬人,進入鐵道兵體系,助力帝國鐵路建設。
最善戰的五十萬人,這才被臨時整編為西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
整個過程,預計要持續一到兩個月時間。
於此同時,在西亞軍進駐阿拉伯帝國地區之後,南亞第一集團軍以及第二集團軍,將陸續從阿拉伯帝國境內撤離。
新的駐防地點,選在了凱撒王朝邊境。
算下來,大夏在西亞的駐軍,除了西亞戰區的三個正規集團軍,還有四個臨時集團軍,總兵力達到一百七十五萬人。
這是一股相當驚人的軍事力量。
如果大夏真要不惜代價攻打凱撒王朝,那麼對方是一定扛不住的。
歐洲局勢,似乎變得微妙起來。
…………
阿拉伯帝國投降大夏,引發全球局勢的劇烈震盪。
全球範圍內,一場規模空前的大洗牌,突兀上演。
五月十六日,也就是阿拉伯帝國投降的次日,日耳曼王朝跟羅曼諾夫王朝之間的戰爭,立即停火。
雙方均表態,將以談判的形式,和平解決邊境爭端。
顯而易見,歐洲大佬們已經意識到,相比內部的爭奪,在他們外圍,大夏已然是一頭龐然巨獸,對歐洲大陸虎視眈眈。
此時此刻,他們如果還掀起內鬥,那怕是要讓大夏笑掉大牙。
停火,只是歐洲諸王朝內部整合的開始。
尤其是白銀之手的一號,也就是傑克爺爺發起的聯合會議,更是給諸王朝敲響了警鐘。
利益各方,開始互相試探,妥協。
奇怪的是,不知是何緣故,聯合會議並未達成什麼實質性的合作框架,參會雙方只是表示關切,並未像一號提議的那般,以道森皇朝為核心,共同組建一個全球帝國,以此對抗大夏的繼續擴張。
凱撒等國王可不是傻瓜。
耗時兩年的歐洲大混戰,白銀之手陣營從一開始的大佔上風,到眼下的一敗塗地,固然有大夏插手的緣故,道森皇朝的不作為,也是無法忽視的一點。
作為白銀之手的頂樑柱,孤懸亞歐非大陸之外的道森皇朝,從頭到尾,都沒對歐洲戰場,提供過任何實質性的幫助。
相反,道森皇朝卻不惜投入,為一統北美而努力。
用凱撒的話來說,“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相比組織的整體利益,對道森而言,自個兒的利益顯然更加重要。”
在這種情況下,道森皇朝再站出來,鼓吹什麼以道森皇朝為核心,組建一個全球性的帝國,誰會響應?
沒人是傻瓜!
有付出,才會有回報。
道森皇朝沒肩負起相應的責任來,卻想撈取最大的利益,怎麼可能。
倒是曼施泰因的提議,打動了凱撒跟普希金。
在聯合會議結束之後,三位歐洲大陸碩果僅存的國王,就碰在一起,召開了一次秘密會議,以期共同決定歐洲的未來。
喊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