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部分(第3/4 頁)
,沉默不語。
白起見此,心中一鬆,他就怕魏冉再糾纏下去。領地軍政分離,豈是兒戲!杜如晦作為軍務署長,戰爭時期,擁有絕對的權威。
他召集魏冉參會,不過是一些軍事行動,需要山海城的配合。至於影響軍隊決策?作為知府,就有些逾越了。
領地內,能夠同時影響軍政的,唯有君侯一人。
好在魏冉沒有讓他難做。外界的傳聞,白起又怎麼會沒有耳聞。
傳聞,說他們翁婿二人,一人把持軍隊,一人控制郡城。現在君侯又不在,領地還不是他們翁婿二人說了算。
白起雖然並無此心,也不得不注意一二。
魏冉也是隻老狐狸,白起能聽到的流言,他更是門兒清。正是有此考慮,他才突然放棄跟杜如晦爭辯。
至於山海城的損失,就只能由他來做工作了。
“請杜署長放心,行政署和內政署會做好百姓的安撫工作。”范仲淹代表文官集團表態,支援軍方的決策。
杜如晦點點頭。
接下來,就是商議軍隊調動的事情。僅憑第二師團和城衛師團,守住問題不大,可要擊退,甚至是擊潰敵軍,就顯得力有不逮。
君侯雖然沒有明確表態,但是白起揣測,君侯是想借此一戰,徹底平定廉州盆地,為領地的對外擴張,創造有利條件。
因此,就必須抽調其他師團,增援山海城。
第三師團不用說,被斷刃縣牽制,暫時無法抽身。第一師團肯定要調動,西部的防禦,可以暫時移交給各城防部隊。
問題的關鍵,是要不要調動第四師團。
第四師團的組建,一直是山海城的秘密。無論是草原的探子,還是斷刃縣的密探,絕無可能知道第四師團的存在。
他們只知道,木蘭城擁有一支規模較大的城防部隊。因此,草原聯軍安排了八千大軍監視木蘭城。
第四師團已經基本完成換裝,戰鬥力提升了一個檔次。草原大軍對木蘭城的守衛力量,還停留在城衛旅時期。
這,就是最大的變數。
跟杜如晦簡單商議之後,白起決定打好這張牌,暫時不調動第四師團,讓第四師團暫時按兵不動。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北海艦隊要不要參戰。
從崖州返回的北海艦隊,因為造船廠建造的樓船還沒有交付,第二次遠征暫時被壓後,停留在北海城。
“北海艦隊隨時待命吧,以防萬一。”杜如晦是果決,但不代表他不謹慎。這樣的戰爭,多一份力量,就是多一份保障。
“我同意!”白起表態支援,事情就這麼定了下來。(未完待續。)
第三百三十一章 心機
議事之後,領地的戰爭機器,就高效地運轉起來。
廉州侯府釋出一級戰爭戒嚴令,各級城池,全部實施宵禁。城門許進不許出,驛站被封鎖,禁止傳遞信件。
軍務署透過蜂鳥,將軍令傳到各大師團。
第一師團接到命令,當即開拔,離開城西大營。第二師團撤離城北大營,撤退之前,城北大營被銷燬。第三師團駐守城東大營,伺機而動,尋找戰機。第四師團撤離鎮南關,悄悄地在木蘭城內集結。
城衛師團,則是負責修築山海城防禦工事。
戰爭還沒開始,雙方的探馬已是在草原上連番廝殺。山海城參與偵查行動的,除了軍情司細作,還有第二師團和城衛師團的偵察兵中隊。
論騎射水平,草原騎兵自然更勝一籌;但是要論偵查水平,草原聯軍拍馬都趕不上經過專業訓練的山海城偵查兵。
草原聯軍的一舉一動,都瞞不過偵察兵的眼睛。一條條重要的敵軍情報,由蜂鳥及時高效地傳遞到山海城統帥部。
統帥部成員,除了上將軍白起,還有杜如晦親自領銜的軍務署作戰司。經過一個月籌備,作戰司的框架終於搭建起來,第一次登臺亮相。
軍務署長杜如晦精心挑選的作戰司成員,共計十二人,其中六人來自從泉州或者大理軍隊,作戰經驗豐富;另外六人則是兵家門徒,理論知識豐富。
兩相結合,相得益彰。
“兵聖效應”還在持續發酵,每天都有慕名而來的門徒。
有歐陽朔的指示,陸軍講武堂建設的極為順利,學堂的主體已經基本建設完畢,再有半個月,就能徹底竣工。
作戰司的職責,就是整合情報,制定作戰方略,參謀戰事。
高效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