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部分(第2/4 頁)
十米,高十米。”
天風縣未來小半年的核心任務,就是完成外城牆和官道這兩項特大型基礎設施工程。歐陽朔派遣趙得旺擔任天風縣令,正是基於這樣的考量。
歐陽朔的想法很簡單,在天海路建成以前,天風縣孤懸領地之外,天高皇帝遠,根本就談不上什麼發展。
歐陽朔乾脆反其道而行之,先修築城牆,再進行領地開發建設。
“除天風縣外,第二優先發展的就是固山鎮。固山鎮臨近中部地區的山蠻部落,地理位置同樣優越。本侯決定,將固山鎮的居民全部遷到北面的宜水鎮,再引導山蠻部落下山,將固山鎮建成一個山蠻自治小鎮。”說到這裡,歐陽朔轉頭看向田文鏡,“仰光,固山鎮的建設,就全權委託你來牽頭。”
“喏!”田文鏡點頭應下。
相比泅水縣建設的山蠻定居點,固山鎮有其先天優勢,它的基礎設施非常完善,不需要重複建設,能夠同時容納十幾二十個山蠻部落。
固山鎮原本就跟山蠻部落有聯絡,勸服工作應該會輕鬆不少。
唯一遺憾的是,現在已經錯過第二季水稻播種時節,山蠻下山之後,大半年的口糧,都需要山海縣無償援助,是一筆不小的投入。
捨不得孩子套不著狼,這個道理,歐陽朔還是懂的。
固山鎮原住民遷到宜水鎮之後,又能促進宜水鎮的發展,有望將宜水鎮晉升為宜水縣。在還沒有拿下最東面的斷刃鎮之前,宜水鎮就是山海縣設在東面的橋頭堡,同樣不容有失。
因此,在啟動天海路建設之後,歐陽朔敦促泅水縣,啟動泅水縣到宜水鎮之間的官道,包括連同固山鎮的官道。
既然下山的山蠻暫時無法耕種,那麼徵用來修築官道,無疑就是最好的選擇,這樣才不會造成勞動力的浪費。
至於掃蕩官道沿線流寇的任務,自然是交由城東大營來完成。
歐陽朔三言兩句就交待完對五座附屬領地的半年規劃,為大本營各司各署接下來的工作指明方向。
領地急劇擴張之後,山海縣的另外一個問題也被暴露出來,那就是人才的極度短缺。佔領的五座附屬領地,相比同期的山海鎮,在人才儲備上相去甚遠。山海縣大本營,不得不抽調大量基層政務人員充實到附屬領地當中。
造成的後果,就是大本營自身的人才出現短缺。
如果僅僅是基層政務人員短缺,歐陽朔到不至於太緊張。畢竟有西南大學堂,稍加培訓之後,就能上崗。
問題的關鍵是,現在山海縣政務系統中,缺乏獨當一面的大才。除了范仲淹和田文鏡,就沒有拿得出手的高階官員。
這才是歐陽朔憂心的地方,五座附屬領地主官,都是勉勉強強,守成有餘,開拓不足,根本就無法讓歐陽朔放心。
人才,已經成為制約山海縣高速發展的主要障礙。
西南大學堂走的是長遠規劃,在系統王城設立的山海縣辦事處打的是持久戰,一時半會兒,都無法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
歷史人才又是如此難得。現在解鎖的夏商周時期,並沒有多少能夠載入史冊的名臣。唯一讓歐陽朔掛懷的,當屬商朝初期的伊尹。
可惜,牧野之戰已經結束一個半月,至今還沒有人發現伊尹的蹤跡。
按說,山海縣在吸引商朝名臣上,還是佔有優勢的,不僅擁有惡來這位商朝末期的大將,而且擁有商王帝辛贈送的商鼎,跟商朝的關係,稱得上密切。
再加上媽祖廟、招賢館以及黃帝祠建築特性,大幅度提升山海縣的領地知名度,因此山海縣在招攬歷史人物方面佔據很大的優勢。
即便如此,至今也是一無所獲,徒呼奈何!(未完待續。)
第二百三十七章 絕處逢生(500月票)
(ps:500月票加更,下午還有保底第2章)
歐陽朔按下心中對人才的渴望,繼續調整領地規劃。
“領地財政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過度依賴狼山礦場和北暮鹽場。因為兩處產業源源不斷提供的資金,導致領地在開拓其他產業時,缺乏動力。隨著領地規模和軍隊規模雙雙急速擴張,兩處產業提供的資金,已經有些後勁不足。”
“無論是狼山礦場還是北暮鹽場,其規模和利潤都早早地達到頂峰,再沒有潛力可以挖掘。為長遠計,必須提振其他產業,除了既定的核心產業——軍工產業,領地特產中的三花酒和彩色絲綢都是高利潤商品,可惜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至今還是半死不活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