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部分(第3/4 頁)
在野王要塞陷落之後,秦昭王就在河內徵發新軍。這支秘密軍隊,白起一直沒有啟動,而是讓他們沿著太行山,悄悄北上,靜待時機。
白起原本的打算,是想用這支大軍來牽制阻攔各諸侯國的援軍。沒想到,魏軍如此不堪一擊,被秦軍十萬鐵騎打得是落花流水,一下子就嚇破了山東五國的膽,再沒有援軍敢開赴長平戰區。
即便如此,考慮到長平戰區內的秦軍充足,尚足以應對眼前的戰局。白起還是沒有將這支大軍調入長平,而是讓大軍潛伏起來。
按照白起的行軍風格,仍是沒有放棄對趙軍的圍困,因而才會定下那十六字破敵方略。壺關,就成為白起眼中,最好的突破口。
果然,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在白起的故意引誘下,年輕的趙括還是沒有忍住,想要殲滅嬴豹大軍,從而取得一場輝煌的勝利。殊不知,他早已落入白起設下的圈套當中。
戰局,完全按照白起的推演,順利進行。唯一的意外,可能就是趙括佈下的車城圓陣,讓白起很是苦惱了一陣。
好在在歐陽朔的奇思妙想下,意外被消除,戰局重新回到白起的棋盤當中。如此龐大的佈置,除了白起,秦軍諸位將領,誰也無法窺到全貌。
正是如此,白起才會對歐陽朔讚賞有加。因為如果不是歐陽朔的計謀,白起的整個軍事計劃,就要付諸東流。
抓住壺關守軍出關的時機,秦軍一舉將壺關要塞奪下,徹底斷絕趙軍糧草通道以及趙軍返回邯鄲的唯一通道。
至此,經過一番佈置,戰局竟然神奇般地再次回到戰役開始之時的情景。三十萬趙軍,被四十萬秦軍圍困在故關,動彈不得。
故關北面,十萬秦軍駐守壺關;西面,嬴豹營壘固若金湯;南面,二十萬秦軍駐紮在南線營壘以及王陵營壘;東面,則是群山峻嶺,飛鳥絕跡。
奪下壺關之後,駐守在壺關的十萬秦軍,在白起的命令下,分出四萬鐵騎,增援嬴豹營壘,徹底斷絕趙軍攻下營壘的可能。
“撤軍,回故關!”沉默良久,趙括才以微不可聞的聲音說道。
關鍵時刻,趙括還保持一絲理智,沒有強行攻打嬴豹營壘。車城圓陣被破,再打下去,不等嬴豹營壘陷落,故關就將先一步淪陷。
等到那時,二十萬趙軍既無營壘可守,又無糧草支援,才真的是走入絕境,與此前的情景如出一轍。想到這裡,趙括不禁打了一個寒顫。
因此,趙括必須趁秦軍修整之際,及時撤到故關要塞,據關而守,期盼國內能夠徵調援軍來救。再怎麼說,故關要塞內還有可供大軍一月之用的糧草。
趙軍只要堅守不出,秦軍就別想順利拿下故關要塞。
大軍從前線撤回來之後,趙括就病了,高燒不退,神智模糊。趙軍失去主心骨,又面臨絕境,士氣降到有史以來的最低點。
好在這時,平原君趙勝站了出來,安撫軍心。
得知壺關被秦軍佔領,帝塵等人面如死灰。趙國陣營的異人軍團,經過幾輪激戰,已是不足一萬餘人,再也無法左右戰局。一切謀劃,全部落空。
唯一慶幸的,也許就是成功收服兩員大將。帝塵親自趕赴邯鄲,不知使出何等手段,成功收服廉頗。戰狼憑藉耀眼的表現,順利拿下趙莊。
唯有趙括,雖然被春申君觸發任務,只是如今局勢,最終能否順利收服,還是一個未知數。
大戲,即將落幕!(未完待續。)
第二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
趙軍再次被秦軍圍困的訊息,旬日就傳遍天下各國。各諸侯國已經變得麻木,只能以敬畏的眼光,膽戰心驚地注視著西面的秦國。
邯鄲陷入一片死寂,朝臣爭論不休。
有人提議,邯鄲應該效仿秦國,發動城內15歲以上的男性,組成一支大軍,由老將廉頗率領,兵發壺關要塞,救出趙國主力大軍。也有人提議跟秦國議和,以割讓上黨郡為代價,請求秦國將被圍困的趙軍放回趙國。
無論哪一種提議,都困難不小。
首先,徵發大軍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恐怕還沒等到大軍就位,困守在故關的趙軍就要堅持不住,被活活餓死。
即便能夠徵調到大軍,以毫無戰鬥經驗的新軍,如何能夠攻破有六萬秦軍把守的壺關要塞。駐守壺關的,雖然也是秦國新軍,一則大軍經過一次攻城歷練;二則佔據地利優勢,守城器械充足。
因此,想要在國內徵發大軍,幾乎不可行;而山東各國又都被秦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