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5部分(第2/4 頁)
柏南浦跟著宣讀了第一批授爵名單。除了在登基大典上授予的侯爵以及少量一等伯爵之外,在場的文武百官也都一一授爵。
此番授爵,按歐陽朔的要求,不以官位定高低,純以對大夏王朝的貢獻來界定。因此越是領地舊臣,授予的爵位就越高。
像行政院科教文衛署文化司長徐叔達,勞苦功高,一下就被敕封為三等伯爵。倒是新來的官員,即便立即位列中樞,也不過敕封了一個子爵,比如寇準、狄仁傑以及魏徵三人,都只被象徵性地敕封為三等子爵。
如此一來,既補償了舊臣,也給後來者以壓力,讓他們盡心為朝廷效命。
…………
公佈完授爵名單,接著便是宣讀大夏王朝的機構變更以及官員任免。
此次王朝改制,除了對原有機構進行升格調整,還依據前朝之例,取長補短,一口氣增設了二十餘個輔助機構,讓王朝體制一下變得完備起來。
此番設立的輔助機構,包括太醫院,翰林院,負責祭祀的太常寺,負責壽宴的光祿寺,負責傳遞公文的通政司,負責到地方上頒詔諭的行人司,負責觀測星象的欽天監,負責掌管御花園、畜牧場與菜圃的上林苑監等等。
夏宮之中又以女官制度取代太監,以原內務司為基礎,設立內十二監,即司禮監、內宮監、御用監、司設監、御馬監、神宮監、尚膳監、尚寶監、印綬監、直殿監、尚衣監、都知監。
此外內宮還設有四個司,即惜薪、鐘鼓、寶鈔以及混堂;八個局,即兵仗、銀作、浣衣、巾帽、針工、內織染、酒醋面以及司苑,合為內官廿四衙門。宮女也有六個局,即尚宮、尚儀、尚食、尚寢、尚功等,每個局下設四個司。
只是夏宮之內只住著歐陽朔跟宋佳,還有冰兒這位尚未成年的長公主,歐陽朔又不喜奢華,早早下令內官廿四衙門一切從簡。
不如此,無法維繫整個王朝的運作。
輔助機構一一設立,立即呈現出一派王朝新氣象。
當然最核心的調整,還是以原南疆都護府的班底為核心搭建而成,這些機構才是維繫王朝運轉的中樞要害,絲毫馬虎不得。
設內閣,掌王朝一應政務,設首輔一人,次輔若干。正式任命姜尚為內閣首輔,寇準為內閣次輔,輔佐歐陽朔管理朝堂。
設軍機處,掌王朝一應軍務,原樞密院下設的軍情司以及作戰司,包括剛組建不久的海軍司令部,均轉隸至軍機處管轄。
如此一來,樞密院主管軍隊日常以及軍隊後勤保障,軍機處主管戰事指揮,兩大機構既互相聯絡,又互相獨立運作。
軍機處設軍機大臣一人,統領若干。
軍務大臣杜如晦兼領軍機大臣一職,海軍統領鄭和,禁衛軍統領霍去病,龍驤軍統領白起,虎賁軍軍團孫臏以及豹韜軍統領韓信,皆為軍機處成員。
內閣跟軍機處便是大夏王朝最高的軍政議事機構,除歐陽朔直接管轄的特設機構之外,王朝諸般機構,都置於這兩大機構管轄之下。
擢升書記室為秘文閣,掌機要文秘,設學士一人,秘書郎兩人。任命青衣為秘文閣學士,柏南浦為秘書郎。
設立資政閣,掌夏王軍政諮詢,負責起草奏章,設大學士一人,學士兩人,秘書郎四人。任命賈詡為資政閣大學士,陳宮為資政閣學士。
設立御史臺,掌言路監察,設御史大夫一人,御史中丞一人,領侍御史、殿中侍御史以及監察御史若干。任命魏徵為御史大夫,馮廷為御史中丞。
新設立的秘文閣、資政閣以及御史臺,再加上此前已經設立的鴻臚寺、山海衛跟黑蛇衛,便是劃歸歐陽朔直接管轄的六大機構。
內閣之下,則是行政院、內政院、財政院以及樞密院等四大院,以及工業署跟四海錢莊兩大特設部門。
行政院、內政院、財政院以及樞密院下設各司,統一擢升為署,一應官員任命暫時維持原狀,不做變更。
朝廷變更之後,地方衙門也要跟著一一調整。
按制,地方設行省、郡、府、縣、鎮以及村六級,各級衙門編制都有定數,不得無故增減調整,否則就是大逆不道。
同時規定,行省衙門以總署為最高等級,郡守衙門以署為最高等級,知府衙門以司為最高等級,縣衙以處為最高等級,鎮以及村落則以科為最高等級。
科、處、司、署、總署以及院共同構成六層機構編制體系。
如此一來,上下互通,體制完備,才能保持朝廷的政令暢通無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