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1部分(第1/4 頁)
其中時機的拿捏,很是考驗指揮者的水平。
多爾袞顯然是清醒的,沉聲說道:“傳令下去,各部務必按兵不動,沒有我的命令,不能出動一兵一卒,否則的話,別怪我翻臉無情。”
“是!”
阿濟格天不怕,地不怕,唯獨對多爾袞滿是敬畏。
“成大事者,要有耐心,要頂得住壓力。”多爾袞遙遙望著南方天空,目光悠悠。其對儒家經典的領悟,確實讓人嘖嘖稱讚。
…………
建業城中,有一個人最近很是心緒複雜,整晚都睡不好覺。此人不是攝政王歐陽朔,而是南明政權名義上的主人弘光帝。
沒有哪位帝王,是真正沒有野心的。
自建業之戰結束,接著開啟浩浩蕩蕩的北伐,弘光帝的內心就越發火熱。他越發感到,這是上天在賦予他一項神聖使命“復我大明江山”。
如果絲毫沒有希望,那也就罷了。
可當真正看到復國的曙光之後,弘光帝的內心再無法平靜下來,前線的每一場勝利,都能讓弘光帝激動不已,因為那意味著距離目標又近了一步。
“陛下,眼下形勢一片大好,清軍被攆的四散而逃,聯軍所向無敵,連戰連捷,很快就要打到燕京城下了。”彙報的太監如是說。
燕京,弘光帝魂牽夢繞之地。
那裡有祖宗留下的家業,有遠超建業的繁華,有富麗堂皇的宮殿。。。。。。
弘光帝沉浸在幸福之中。
可是這幾天接連傳來的訊息,讓弘光帝很是不安,也很不滿,“怎麼會這樣,好好的北伐,怎麼一下變成內部混戰了?”
弘光帝很是不解。
他恨。
恨張獻忠的貪婪,更恨大順軍的不識好歹。
“逆賊終究是逆賊,本性難改啊。”弘光帝意識到,不能就這麼放任下去,總不能說,南明軍在前線作戰,讓兩夥亂臣賊子跟在後面撿便宜吧。
於是,弘光帝揹著攝政王歐陽朔,悄悄給南明軍將領下達了一則密令:“此次北伐,圈地為上,攻城次之。儘可能地佔下北方領土,不要讓亂臣賊子撿了便宜,切記,切記。”
就是這樣一封密令,攪動了南明軍,給李靖跟郭子儀帶去不少麻煩。南明軍將領自覺有皇帝陛下撐腰,說話的底氣自然就硬了。
所以說,人心難測。
除了給前線下達秘令,弘光帝在朝中也漸漸活躍起來,利用靠近他的文臣,開始籌劃接收北方領地一事,摩拳擦掌。
只是弘光帝到底還是顧忌歐陽朔這位攝政王,沒做的太明顯。
不管怎樣,朝廷風向已經在漸漸轉變,再者派遣官員去接收失地,也是正常之舉,有利於平息當地的動亂,是好事。
歐陽朔沒理由干涉。
事實上,歐陽朔也沒有沒有干涉,從頭到尾,他都是冷眼旁觀。
如果換做三年前的歐陽朔,遇到這等棘手問題可能還會有點小情緒,現在嘛,歐陽朔早已練就一副“鐵石心腸”,不動如山。
攝政王府。
李靖跟郭子儀的密信,早在一天前就已經送達。
事實上,早在北伐之前,賈詡就對北伐之事做過各種推測,多爾袞以退為進的戰略雖然大膽,到底還是沒有脫離這一範疇。
針對此情況,自然也就有應對之策。
“到底還是一群烏合之眾,不堪大用。”歐陽朔失望地搖了搖頭。
歷史上,清朝能一統天下不是沒有緣由的。
就大西、大順以及南明這樣目光短淺的政權,見到一點利益就挪不開腿,一個勁地忙著互相內鬥,怎麼可能鬥得過如朝陽初升的清朝。
好在歐陽朔也沒真的全部指望他們。
北伐開始之前,在賈詡的協助下,歐陽朔就制定了兩套作戰方案。倘若大西軍跟大順軍不鬧什麼么蛾子,那自然好說,一路打到燕京便是。
這是最好的結果了。
憑藉四十五萬南方聯軍,在李靖指揮下,再以整個天下為後盾,就算多爾袞準備的再充分,歐陽朔也有信心圍困燕京,最終拿下這場戰役。
孤城難守,乃用兵之定律。
另一套方案,也可以說是應急預案。像張獻忠這樣的起義軍頭子,歐陽朔終究還是不能報太大期望的。
關鍵時刻,還得靠異人軍團。
當然,歐陽朔也沒指望,僅憑禁衛軍跟烈焰軍就能打下燕京,那不是自信,而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