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部分(第3/4 頁)
能靈活調整觸發條件。
也不知道下一場戰役的觸發條件,蓋亞會設定成什麼。
蓋亞有規定,觸發戰役的國家至少要有兩位領主,倘若像東盟各國一樣,某位領主一統本國,那麼戰役自動終止。
戰役的本質是領主之間的對抗,蓋亞不會將戰役便成了某個領地的獨角戲,更不會讓戰役地圖淪為領主刷功勳值的戰場。
…………
提起安史之亂,可謂家喻戶曉。
簡單來說,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由節度使安祿山跟史思明向唐朝發動的叛亂戰爭,前後歷時八年之久。
這一場戰役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轉折點,促使唐代開始出現藩鎮割據的局面。甚至有人戲稱,這是中原王朝對北方外族由強而弱的一個轉折點。
“安史之亂嗎?這就有趣了。”歐陽朔微微一笑。
第九百九十章 鬥一番
安史之亂跟前七場戰役最大的不同在於,這是一場由邊境將領發起的內部叛亂之戰,而非兩大勢力的對決。
提起此戰,就不得不簡單說一下唐朝的節度使制度。
唐太宗、唐高宗等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突厥、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帝國。
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何為節度使?
據《新唐書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
唐玄宗廢除府兵制,造成全**力外重內輕,當時邊境兵力達五十萬,朝廷擁兵卻不足八萬,地方節度使已經威脅到朝廷安全,僅安祿山一人就兼任平盧節度使、范陽節度使以及河東節度使,擁兵十五萬。
對帝王而言,判斷一位臣子造不造反,不在該臣子有無造反之心,而是有沒有造反的能力。毫無疑問,安祿山就有這樣的能力。
朝中不斷有大臣跟唐玄宗上奏,說安祿山可能造反,唐玄宗就是不聽。態度最堅決的一位就是彼時的宰相,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
楊國忠跟安祿山交惡,將相不合久矣,偏偏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又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討楊之名舉兵叛唐。
由此揭開了長達八年的叛亂,等到戰爭落幕,沒有真正的贏家。
宰相楊國忠在“馬嵬驛兵變”中被憤怒的將士殺死,楊貴妃被逼自盡,唐玄宗跟太子李亨分道揚鑣,最終被迫“退位”,當了太上皇。
叛亂者也沒什麼好下場。
諷刺的是兩位叛亂首領沒死在戰場,而是都死在各自兒子的屠刀之下,安祿山被兒子安慶緒殺死,史思明也被兒子史朝義殺死。
個人的命運還只是其次,更關鍵的是安史之亂直接影響了唐王朝接下來的命運,繼而間接影響到整個華夏民族的命運。
安史之亂摧毀了唐帝國的統治基礎,削弱了封建集權,為封建割據創造了必要條件,使唐王朝自盛而衰,自此一蹶不振。
等到唐末黃巢起義興起,藩鎮割據加劇,中國歷史上迎來又一個大分裂、大混戰時期五代十國。
五代十國時,武人專政篡弒、兵將譁變擁立之事迭生,後周太祖郭威如此,宋太祖趙匡胤本人亦藉“陳橋兵變,黃袍加身”而得國。
為了防止此類事件重演,趙匡胤遂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提倡文人典軍,嚴禁武人干政,又借杯酒言歡之機,曉喻諸將告老辭職,史稱杯酒釋兵權。
趙匡胤的強幹弱枝、重文輕武政策,雖然成功地削弱了地方權力,使宋朝國祚延長,卻造成兩宋積貧積弱,使財政拮据、地方凋敝、外患深重。
終兩宋之世,這種局面一直沒有大改變。
自唐之後,武將出將入相成為一種奢望,以文官轄制武將成了一種傳統,有人戲言,說漢民族的血性就此遭到閹割,再不復漢唐雄風。
…………
山海城,夏宮。
系統公告剛一結束,鳳囚凰就來到山海城,跟歐陽朔商議戰役之事。
眼下的【山海盟】,卻是僅剩他們兩人了。
大夏王朝中出身唐朝的文臣武將不在少數,因此不管帝塵等人如何選擇,歐陽朔都會選擇唐朝陣營。
倘若【炎黃盟】也選擇唐朝陣營,那麼這一場戰役幾無懸念。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