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部分(第2/4 頁)
喜氣洋洋,能把賬本一合,神采飛揚道:“好叫大人知曉,這些不過是統計出來一半兒而已,有許多瑣碎東西,並未錄入冊中,此時正在統計記錄。”
連子寧聽的心馳神搖,什麼叫橫財?這就叫飛來橫財!而且是豐厚的幾乎能把人砸死的橫財!
不過是現金現銀現錢的數量,就足以抵消連氏財閥這一次的所有本金,更別說還有那各種各樣的珠寶玉器銀器,這些東西,說是那樣的估價,但是卻是有價無市,如果是運到大明,放到連記經營的拍賣場中拍賣的話,估計價格又是會漲不少。
而且,這些東西,還僅僅是整個五島氏山城積蓄的一半兒,沒有統計出來的,更是不知道多少!
五島氏山城的積蓄,豐厚的讓連子寧都是忍不住詫異吃驚,不過是相當於大明朝半個府的地盤兒,竟然能積累了這麼多的銀錢珠寶。
不過想想,卻也釋然。
五島氏佔據肥前等四國之地數十年,肥前港作為整個扶桑最大的通商港口,簡直就是個金山銀海,每天都帶來極大量的財富。此時的扶桑分裂割據,各個大名都是小國寡民,跟古希臘的城邦也似,大名就是官府,官府就是大名,和大明朝的那一套完全不一樣。所有的賦稅都是進入大名的私庫,而所有的開銷應用也都是從其中支取。簡單來說,大名就是特大號的地主而已,這片土地上的一切,不是國家的,而是他私人的。
戰國時候的扶桑賦稅極重,扶桑的農民與其說是農民,還不如說是農奴更恰當一些,他們要為領主大人無償的繳納高額賦稅,無償當兵,甚至被無償的徵用妻女。扶桑賦稅極重,基本水平是五公五民,也就是一半上繳領主一半自己的,但實際上,因為層層搜刮,能拿到三成就不錯了,而九州島的稅更是重,有八公二民的,甚至有三年全部奉公,白給領主老爺種田三年,自己還得自備口糧養活家裡人。
也真不知道這些農民是怎麼活下來的,都說中國的農民是最能隱忍的,其實不太恰當,當初陝西布政使司榆林府的那些官員好歹還給李自成留了點兒養活自己的口糧來著。以扶桑的這種剝削水平,放在中國也早就有人揭竿而起了。
如此嚴酷的剝削,如此多年的積蓄,如此的風水寶地,以半個府的地盤兒積累起這些財富,也就不足為奇了。不過現在,卻是都便宜了連子寧。
這就叫做富貴險中求!
若不是奪門之變突如其來,整個五島氏都是猝不及防,一點兒細軟都沒有攜帶出去,又怎會有這麼大的收穫?若是長期圍困的話,連子寧敢打包票,這些五島氏的地頭蛇一定有方法把這些財寶運出去,運不出去的,只怕也會一把火燒了——至少連子寧設身處地的想一想,自己定然會這麼幹的——只給連子寧留下一片廢墟!
有了這麼一大批的資金的注入,武毅軍本來有些捉襟見肘的資金立刻又是變得充足起來,可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不用呼叫連氏財閥的資金,甚至還可以反哺。有了更充足的資金,連氏財閥的運作便更加的流暢順手,生意越做越大,錢月賺越多,形成一個良姓的迴圈。
連子寧心中暢快,仰天哈哈長笑:“五島氏,你們當真是我武毅軍的恩人!”
“所有的現銀全部收攏起來,運上船去,四十萬兩現金現銀現錢,分出一半兒交給城瑜,剩下的,由你們後勤部統管。那些珠寶玉器統計完畢之後,也要交給城瑜,運往京城,尋找合適的買家,賣出一個好價錢。”
“是,屬下遵命!”王大春趕緊應了。
“對了,那些傷員安置的如何了?”連子寧收了笑容問道,處理完了手頭上最要緊的事務,連子寧趕緊詢問自己心裡頭最掛念的事情。
“回大人的話,龍槍騎兵五十員,戰死二十七員,重傷三員,餘者人人帶傷。”王大春低眉垂目,輕聲道:“戰死的兄弟已經全部收殮,屍首都已經清理乾淨,換上綢緞衣衫,都用冰雪鎮著,屍體暫時不腐。標下已經下了命令,要肥前港開棺材店的於老闆訂做二十八副上好的楠木棺,到時候將弟兄們風光入殮,運回大明安葬。”
“嗯,這事兒你辦的很妥當。”連子寧點點頭,忽的心裡一顫:“二十八副棺材?難道說?”
“是!三個重傷員,咱們醫務兵先包裹住了傷口,止了血,然後送到山下的醫館救治,石鎮撫和另外一個被開膛破肚的兄弟都被救回來了,但是另外一個兄弟,傷了內臟,已經是……”
他長長嘆了口氣。
連子寧臉上閃過一抹慘然,自己這一次帶來了五十名龍槍騎兵,這一役,編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