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部分(第3/4 頁)
李金元氣吞山河般誓進世界500強,但對天獅的整體規模和財務數字等,他仍然三緘其口。
李金元總是非常善於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商業機會和價值興奮點。這在2003年天獅在美上市事宜上表現的淋漓盡致──花的時間短、成本低、收益大。又如李金元搞的紅紅火火的置換交易──當初他乘飛機到西伯利亞一看,原始森林太多了,於是換成木材,然後在天津找買家,“因為國內市場好,一般運到黑龍江就被人搶跑了。”
2007年最後一天過去了,李金元2004年提出的“今後3年在10個國家同時上市”的宏大計劃並沒有實現,但沒有人在意,畢竟天獅上市的目的並不是為了圈錢。
。。
天獅的擴張欲
天獅集團網站上對自己的介紹是“一家涉足零售、旅遊、金融、國際貿易、電子商務等諸多領域,融產業資本、商業資本和金融資本於一身的跨國企業集團。”
多年來天獅給人的感覺是威猛、威猛、更威猛。它會不會沾上不少企業發展的一個通病──規模至上,擴張太快?胡潤百富榜上至少有兩位天津富豪──杜廈(原家世界掌門人)、孫宏斌(原順馳掌門人),都曾因擴張太快而有所抱憾。
天獅集團CFO焦文軍於2001年“棄教從商”,一直追隨李金元,並在天獅上市過程中立下汗馬功勞。焦文軍彼時為天獅設計了一套全球組織架構和全球財務控制系統,力避落得傳統意義上大企業病的宿命。
然而,從2006年開始,天獅發展提速。這一年的11月1月,李金元斥資億美元成立了“百亮超市國際投資公司”,宣佈天獅進軍零售業,並於次年2月8日在天津開出第一家旗艦店。李金元的想法是“為遍佈全球的105個國家和地區的1600萬會員和家庭提供優質的商品、高品質的服務”。
李金元進軍零售業的一個主要考慮是繼續擴大規模。“天獅集團的優勢在直銷領域,直銷業的特點是高利潤,但其規模卻受到限制。企業要想有所發展,必須規模和利潤並重,因此,需要在空間更大的零售業中尋求突破。”
從長遠來看,未來幾年,直銷與零售融合定是一大趨勢。李金元進軍零售業不失為一次新的戰略轉型。不過,他的步伐似乎太快了些。2007年百亮首批門店開張時,李金元的目標是,“3年內在中國開設400家門店,2009年全球門店達2000至3000家”;到了2008年4月,李金元對媒體稱,“2008年我們會在國內開1000家旗艦店。”
李金元或許以為,幾年前天獅在美國從籌備上市到完成上市不過用了區區幾個月,現在架構一個超市又需用多長時間!於是,他在四個月的時間裡,快速組建了百亮超市中國公司的管理團隊,“3年400家”的目標也在一年後變為“2008年1000家”。使得我們為其管理能否跟得上捏一把汗。
另一方面,他對百亮門店的量化考核指標避而不談。作為一家大型跨國公司掌門人,李金元的開放度一直不高。當然這也與其所處行業的透明度欠佳有關。
李金元很會用人,甚至不惜重金。他給自己的海外經銷商的年度禮物,送賓士車和名錶是稀鬆平常的事。百亮超市許多高管,也是李金元高價從別的成熟的零售企業挖過來的。這種做法值得肯定,但同時需要考慮的是,當自己的步伐越來越快時,舊有的風險控制模式是否依然奏效,重金聘請過來的能人們,能否同樣快速地和其天獅模式完成對接。
果不其然,李金元在2008年有了煩惱。一些地區的百亮超市開張沒多久,就關門歇業了。李金元馬上出來說:“現在是我們對加盟店的清理階段,近期確實關掉了一些門店,但並不是因為我們的經營業態有問題。”他不得不承認自己的冒進。
其實李金元在用人方面一直以來並不太順暢。2004年2月26日,人民日報海外版對李金元做了一個專訪《天獅放眼全球攬人才》,對李金元捨得花錢頗為讚賞──
天獅國際物流集團,總經理1名,年薪50萬—100萬元;天獅國際投資集團,美國上市公司總裁1名,年薪150萬元;美國上市公司財務總監、國際營銷集團執行總裁助理……從這些讓人心動不已的招聘資訊裡,不難讀出天獅集團求賢若渴的決心,以及面向全球延攬國際化人才的戰略眼光。
事實上,2004年上半年正是天獅管理層最動盪的日子。1月31日,被業界稱為天獅“精神教父”的駱超突然向李金元提出辭職。4月15日,天獅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