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部分(第1/4 頁)
學者王德峰也稱,富豪的暴富和暴卒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涉及到民營資本的起家和原始積累。他們一方面應該看到自己所擁有資本的數量,一方面應該同時意識到與這個資本數量相應的社會責任。
評論家童大煥稱,“一些中國富人及其幫閒、幫兇們很多見不得光。所以他們要抹黑平民,刻意模糊富和惡的界限,故意把社會的仇惡說成是仇富。中國的富人們對此要充滿警惕,不要被惡人賣了還不自知。中國真正的富人們,要行動起來,保護窮人,也保護自己。”
我們很早就在提“財富品質”一詞,中國的財富品質,決定著中國經濟的方向和命運。也是在2003年,我們經過調查,釋出了“2003中國財富品質榜”,排在第一位的是“誠信”,第二和第三位為“把握機遇”和“創新”。誠信是財富品質的第一元素。
2003年經久不息的那場大討論,跳出了20世紀*十年代標籤化、臉譜化的劣根性,開始從個體境遇入手,來看待原罪問題、來剖析財富品質景象。
然而,2006年至2007年前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資本市場持續火爆,一些大案要案層出不窮,各利益群體間的對峙情形再一次出現。當人們找不到宣洩方式和途徑時,“二分法”等非理性聲音和觀點重新開始湧現。以至於反對改革的呼聲高了起來。
皇甫平(楊瑞金)先生於2008年7月發表題為《改革不可支援》的文章稱──
有些人把改革中出現的新問題、新矛盾統統歸罪於市場化改革本身,動搖和否定改革,這顯然是片面的、錯誤的。在經濟體制轉軌的歷史背景下,諸多矛盾主要是由於市場經濟不成熟、市場機制作用不充分所致,並非是市場經濟、市場機制本身的缺陷。貧富差距的問題,不是因為市場化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而是因為市場化過程中因權力之手的介入,讓有些人以犧牲他人為代價暴富起來。藉助行政權力致富,損害弱勢群體,恰恰是舊體制的弊端造成的,怎能責怪市場化改革呢?
香港學者、著名報人林行止在2008年夏宣稱,有感於香港社會貧富差距加劇,不願再做盲目的自由市場信徒,決定放棄一直以來所贊成的“企業的唯一功能在替股東謀取最大利潤”的主張,“如果中國能制定一套在‘向錢看’與社會公平間平衡發展的政策,中國的崛起才對提高人類福祉有積極意義。”
皇甫平和林行止二人觀點的揉合或許是最佳選擇──市場化深入同時應注重制度建設,但“姓資姓社”爭論萬不宜再來次輪迴。
2003 榜樣孵化器(1)
教誨是條漫長的道路,榜樣是條捷徑
———塞內加
“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有*人幾乎同時登上了‘巔峰’。一個當然是‘中國探索太空第一人’——楊利偉;一個是‘2003年中國首富’——丁磊。他們昭示的最大意義在於:前者從根本上拓展了中國人數千年以來的地域上的時空觀念;後者從本質上改變了中國人對於財富的時空觀念。”
這是IT評論家方興東在我們2003年的榜單釋出後,在自己的部落格上寫下的一段話。
這一年開始,我們製作的百富榜不再借道《福布斯》而是自已獨立釋出。32歲的網易掌門人丁磊成為榜上的新科狀元(75億元),這得益於網易的股價在過去20個月的時間裡漲了近70倍。我們在發榜辭中寫道:“這是否預示著中國將進入一個新紀元呢?”
方興東接著寫道:“隨著中國網際網路啟蒙階段的正式結束,開始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作為朋友,我們期望丁磊能夠為中國網際網路的發展和中國本身的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有趣的是,丁磊的朋友、步步高電子掌門人段永平(2003年,第83位,10億元)正是因為在兩年前網易股價最低位時吃進了200多萬股,後來賺了個盆滿缽滿。段永平也是位傳奇人物,將步步高品牌做到如日中天卻華麗轉身,定居美國,開始做股票投資,幾年後花62萬美元與股神巴菲特共進午餐,讓人眼羨。
這一年的百富榜上,100位上榜富豪的總資產達到1907億元(2002年為1577億元),相當於2002年中國GDP的2%,平均每人19億元,上榜門檻為9億元。榜上有新面孔40張,除了中國民營經濟自身的迅速發展外,還與民企借殼上市的數量大幅增長及中文商業媒體的進步有關。
儘管與房地產相關的企業在榜上仍占主導地位(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