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第2/4 頁)
某人正在失意也就算了,如果知道,絕對不要開口。 切忌在失意人面前談論得意之事 不過有一點你必須注意,就算在座沒有正失意的人,但總也有景況不如你的人,你的得意還是有可能讓他們起反感;人總是有嫉妒心的,這一點你必須承認。 所以,得意時就少說話,這樣既敬人又敬己。  
3 “信”:贏得信任,有人提攜(1)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信”是什麼東西?信是一種人格的力量,是超越金錢的友情、是瞭解、是欣賞、是覆水,具有不可逆轉性。 (1)能幫則幫,不輕易許諾 說話要注意分寸,辦事要量力而行。不要輕易許諾,因為,諾言的能否兌現不僅有個自己努力程度問題,還有一個客觀條件的因素。 贏得多少人信任,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 為人處事,信守諾言是非常重要的。那些受歡迎的人,常用各種不同的方式把他們的特點展現在人們面前,其中最顯著的特點便是任何時候都有守信、遵約的美德。 守信,是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之一,自古以來,中國人就重諾守信。清代顧炎武曾賦詩言志:“生來一諾比黃金,哪肯風塵負此心。”表達了自己堅守信用的處世態度和內在品格。可以說,中國人歷來把守信作為為人處世、齊家治國的基本品質。 東漢時,汝南郡的張劭和山陽郡的正規化同在京城洛陽讀書,學業結束,他們分別的時候,張劭站在路口,望著天空的大雁說:“今日一別,不知何年才能見面……”說著,流下淚來。正規化拉著張劭的手,勸解道:“兄弟,不要傷悲。兩年後的秋天,我—定去你家拜望老人,同你聚會。” 落葉蕭蕭,籬菊怒放,這正是兩年後的秋天。張劭突然聽見天空一聲雁叫,牽動了情思,不由自言自語地說:“他快來了。”說完趕緊回到屋裡,對母親說:“媽媽,剛才我聽見天空雁叫,正規化快來了,我們準備準備吧!”“傻孩子,山陽郡離這裡一千多里路,正規化怎會來呢?”他媽媽不相信,搖頭嘆息:“一千多里路啊!”張劭說:“正規化為人正直、誠懇、極守信用,不會不來。”老媽媽只好說:“好好,他會來,我去備點酒。”其實,老人並不相信,只是怕兒子傷心,寬慰寬慰兒子而已。 約定的日期到了,正規化果然風塵僕僕地趕來了。舊友重逢,親熱異常。老媽媽激動地站在一旁直抹眼淚,感嘆地說:“天下真有這麼講信用的朋友!”正規化重信守諾的故事一直為後人傳為佳話。 在現實生活中講信用,守信義是立身處世之道,是一種高尚的品質和情操,它既體現了對人的尊敬,也表現了對已的尊重。但是,我們反對那種“言過其實”也反對使人容易“寡信”的“輕諾”;我們更反對“言而無信”、“背信棄義” (2)言而有信,做人講原則 說出去的話潑出去的水,覆水難收;做人言而有信,那麼做事就有一種人格的力量來擔保。 如果讓三尺牆不過是忍小利的話,那麼我們來看一件忍大利的事。在聞名世界的美國紐約自然博物館裡,陳列著一塊數百公斤重的大石頭,看上去很普通,可是仔細看,會發現這塊石頭有一個缺口,順著缺口看進去,會發現裡面是一塊閃光耀眼的紫水晶。關於這石頭,有一個動人的故事。它本是扔在一個美國人院內的一塊廢石,因主人覺得它有礙觀瞻,讓人把它移走。在把它向車上搬運時,不小心把它掉到了地上,摔出了一個缺口,露出裡面包著的紫水晶——價值連城的寶物。當主人得知真相後,很平靜地說:“這塊石頭,我本來就是要丟掉的。現在雖然發現它是寶物,想必是上蒼的旨意。我一言既出,絕不反悔。我決定不佔為已有,而將它送給博物館,讓更多的人來欣賞。” 這裡涉及到的是一個做人的原則問題。石頭主人說將石頭扔掉,不過是隨隨便便的一句話,並不是信誓旦旦的諾言,當真也可,不當真也可,但說話人去以嚴肅的態度來對待自己說過的話。中國有句古語,叫“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是說正人君子,要講信義,不能因任何原因而改變自己的諾言。石頭的主人所說的“一言既出,絕不反悔”與中國的這句話含義是一致的,顯示出了他的大丈夫本色寧可失去寶物,而不使自己形象受損。寶物貴重,終可用金錢買到,而形象受損,萬金難贖。這是大義所在,只有這樣才能求得生活坦然。 在做決策的時候,確定的事不能輕易更改,如果輕易更改,那麼你的部屬再有勇氣再有辦法再有辦事的能力,怕也不知道勁往哪使,長此以往,部屬們就會對你產生不信任,這裡已經沒有任何前途可言。工作也已經失去了任何的彈性吸引。 以前總有弄臣取悅皇上,說皇上是金口玉牙。這雖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